現代文閱讀。
無人物流,未來你的快遞將被這樣送達 ①未來,或許你的快遞將是全程無人運送的。包裹們從無人倉庫“出發”通過無人駕駛的重卡迅速運輸到分撥中心,然后“坐”上最后一公里無人配送小車,“走”上電梯,來到你的家門前……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位于無人運輸最前沿的“黑科技”。
②在物流運輸中,最早實現無人作業的是儲存環節——無人倉庫。京東在華為物流中心的AGC倉庫,實現了從入庫、存儲、包裝,到分揀的全流程、全系統智能化和無人化。在貨物入庫打包等環節,為了更加高效地分揀貨物,京東分別使用了2D視覺識別、3D視覺識別以及由視覺技術與紅外測距組成的2.5D視覺技術。先進科技的使用使得倉庫具有極強的快遞處理能力。其日處理訂單將超過20萬單。而傳統的倉庫一天的訂單處理量只有3萬~4萬。無人倉庫是人工倉庫效率的4~5倍,并且可以節省90%以上的人工成本。接下來的運輸環節將由無人機或無人車來完成。
③通常情況下,無人機和無人車裝備有毫米波激光雷達、前后視雙目攝像頭、環視攝像頭、激光雷達、安全網關等多樣化的傳感器,以及先進的自動駕駛算法和安全防護機制,包括多傳感器融合互補、自動駕駛計算單元、車輛線控冗金設計、多自動駕駛系統狀態和監控的異常保護。
④目前,順豐的M—TC2無人機、M—TB1無人機已經可以實現有效的短距離空中運輸,其在地面無人運輸車上也有布局,短距離的無人快遞車解決最后1~3公里的配送問題。與此同時,百度也和蘇寧合作了無人運輸物流車,用于蘇寧小店的及時配送,解決末端配送的問題。
⑤為什么要進行無人物流運輸工具的研發?以往我們只能通過導航軟件的路線規劃避開擁堵路段,但無人物流車和無人機卻可以通過更加高效的協同網絡,使整體的運輸效率及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并且由于沒有了駕駛員,人力成本也大幅度下降,只需要少量維護人員。另外,無人車和無人機可以不間斷地工作,使得物流的時間幾乎覆蓋全天,大幅度提升了運載量。在一些特殊環境,比如在偏遠的山村地區等交通不發達的地方,由于人口分布較廣、物流密度低,由快遞員運輸物品是極為不方便且性價比低的一件事情,現在有了無人物流運輸工具,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⑥無人物流的發展前景十分美好。2018年6月18日,京東宣布超重型無人機實驗項目正式立項,目標有效載重量將達到40~60噸,飛行距離超過6000公里。該超重無人機可以媲美中國的運﹣20,運﹣20的最大載重為66噸,里程為7800公里。這樣長的里程,已經足以從我國的東北運輸到西南,橫穿整個中國。樂觀來看,在未來15~20年的時間內,我們將有機會見證無人物流時代的到來。我們相信,無人物流會很快走進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
(1)文章思路清晰,按照邏輯順序依次介紹了“無人物流”的哪三個方面?
(2)第②段劃線句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3)本文充分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兩個特色,試舉例分析。
(4)“為什么要進行無人物流運輸工具的研發?”第五段給出了答案,結合內容分析其答案的說明順序。
【答案】(1)無人物流運輸各環節的先進技術。無人物流運輸工具研發的原因。無人物流的美好發展前景。
(2)第②段畫線句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準確突出地說明了先進科技的使用使得倉庫具有極強的快遞處理能力。
(3)生動形象:“包裹們從無人倉庫‘出發’通過無人駕駛的重卡迅速運輸到分撥中心,然后‘坐’上最后一公里無人配送小車,‘走’上電梯,來到你的家門前”擬人,寫出了包裹的無人運輸過程。體現了語言的生動形象。
準確嚴密?!澳壳?,順豐的M—TC2無人機、M—TB1無人機已經可以實現有效的短距離空中運輸,其在地面無人運輸車上也有布局,短距離的無人快遞車解決最后1~3公里的配送問題”中“目前”,指現在,當前,限制了時間,體現了語言的準確嚴密。
(4)從主要到次要的邏輯順序。
文章圍繞“無人物流運輸工具的研發”的好處,依次說明了“使整體的運輸效率及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人力成本也大幅度下降”,“使得物流的時間、地點全覆蓋”。說明順序從主要到次要。
(2)第②段畫線句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準確突出地說明了先進科技的使用使得倉庫具有極強的快遞處理能力。
(3)生動形象:“包裹們從無人倉庫‘出發’通過無人駕駛的重卡迅速運輸到分撥中心,然后‘坐’上最后一公里無人配送小車,‘走’上電梯,來到你的家門前”擬人,寫出了包裹的無人運輸過程。體現了語言的生動形象。
準確嚴密?!澳壳?,順豐的M—TC2無人機、M—TB1無人機已經可以實現有效的短距離空中運輸,其在地面無人運輸車上也有布局,短距離的無人快遞車解決最后1~3公里的配送問題”中“目前”,指現在,當前,限制了時間,體現了語言的準確嚴密。
(4)從主要到次要的邏輯順序。
文章圍繞“無人物流運輸工具的研發”的好處,依次說明了“使整體的運輸效率及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人力成本也大幅度下降”,“使得物流的時間、地點全覆蓋”。說明順序從主要到次要。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31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兩個文本,完成下列問題。
【文本一】
去有風的地方真的能療愈自己嗎 ①2023年年初播出的田園劇《去有風的地方》講述了女主角許紅豆辭職去云南大理散心,在云苗村欣賞自然風光,與當地村民、租客和諧相處的同時療愈自己的故事。女主角的選擇很有勇氣,劇中展現的慢生活也令人神往,此劇甚至還帶火了云南旅游。當今社會,很多打工人都感覺工作壓力大,生活千篇一律,渴望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尤其是2023年春節,各大旅游景點人山人海,我的朋友圈也被各地美景美食刷屏。像許紅豆一樣去往風景如畫的山水田園間,真的能療愈自己嗎?大自然到底有何魔力?
②心理學研究發現,身處大自然中,自我關注的想法就會減少。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要求人們到海灣綠地,或在城市最繁忙的街道上步行。與在城市環境中行走的人相比,在自然環境中行走者的反芻程度較低,也就是對負面事件反復、被動的思考減少了。在大自然中行走,能夠跳出我們的頭腦給自己設置的牢籠,會開拓我們的思維。
③當我們長久地陷入自我關注中,咀嚼著“剪不斷,理還亂”的往事離愁,沉溺于無法改變的煩心事當中,其實就是精神內耗。而當我們暫時揮別糾纏的困擾,就像許紅豆離開北京,住進云南的民宿,注意力放到蒼山洱海中,看日出日落,看夜間繁星,看村民的嬉笑怒罵……這些都是自我療愈和充能的過程。
④那么,大自然是如何發揮神奇的療愈作用呢?心理學研究發現,大自然會增加我們的敬畏感,降低我們的自我意識。一項研究要求參與者抬頭看一片高聳的桉樹樹林,或者觀察高樓。結果發現,與那些觀察高樓的人相比,看著樹木的參與者覺得自己沒有那么重要,即削弱了自我意識。還有研究表明,體驗敬畏可以讓我們感覺到與他人和整個人類的聯系更加緊密,使人們從自我中心轉移到更廣泛的社會背景中。
⑤大自然會對人們的身心健康產生很多積極效應,但很多人都沒有說走就走的勇氣,也可能受限于時間或交通原因無法親近大自然,那該怎么辦呢?
⑥如果能直接增強與大自然的鏈接自然是上上策。無論是聆聽風聲,欣賞日出日落,還是在草地上行走,都能讓我們沉浸在大自然中療愈自己。當我們無法身臨其境,依然可以選擇在陽臺打理盆栽植物、遠眺山水花木、觀看自然紀錄片或者相關的圖片等,這些也是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
⑦其實不只《去有風的地方》,動畫短片合集《中國奇譚》中《小妖怪的夏天》小豬妖對媽媽贊不絕口的工作失望時想離開家鄉浪浪山,高分綜藝《快樂再出發》里“再就業男團”在游山玩水的同時創作新歌、努力“接商務”……真實生活中,我們都有“心累”的時候,完全可以暫時放下困擾,親近大自然,或者只是發發呆,哪怕先給自己一個休息計劃的“小盼頭”。
(作者:黃彬彬。有刪改)【文本二】
①久居都市,人們大都無暇深入大自然與之親密接觸,而有一群人卻致力于把大自然的聲音帶到我們的耳邊,他們就是“大自然錄音師”。
②“大自然錄音師”會深入田園、森林、山谷、海邊,把收集到的大自然的聲音制作成一張張天籟專輯。有不少人愿意付費來聽他們精心錄制的鳥鳴聲、流水聲、雷雨聲,海浪聲。有聽眾表示,自己在聽聲音專輯時,連家里的貓都跑過來,以為真的有鳥飛來了。有的聽眾感覺這些聲音讓自己回到了童年的故鄉,“一切都是那么親切”。有人選擇在寫作業時聽,以提升專注力;有人選擇在入睡前聽,以安撫情緒;還有人在聽過之后,表示要收拾行囊去大自然中探究一番……
③“大自然錄音師”為我們帶回的天籟之音,不僅能夠讓人獲得身體的減壓、精神的舒緩,還是生成深層幸福感的方式。閉上眼睛,在立體聲的環繞之下,讓人仿佛置身于自然的環抱之中,這個過程,也是對于自我身心的一次療愈。
(節選自《神奇職業“大自然錄音師”:來自聲音的療愈》,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文本一第①段通過田園劇引出說明的內容——大自然是否具有療愈功能,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B.文本一第②段在說明大自然是否具有療愈功能時,使用了舉例子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C.文本一第④段認為大自然主要通過增加我們的敬畏感、降低我們的自我意識等方式發揮療愈作用。
D.文本二第①段加點詞“大都”表示程度深,旨在突出都市中的人們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E.兩個文本都使用了并列式說明結構,各部分的內容沒有主次輕重之分。
(2)兩個文本都說明了大自然具有療愈功能,但側重點有所不同,請結合兩個文本的內容簡要說明。
(3)小宇同學周末喜歡適當看一會兒《航拍中國》減壓,但媽媽不讓他看。作為小宇的同學,請你結合兩個文本和下面鏈接材料的內容,幫助他勸說媽媽。
【鏈接材料】《航拍中國》猶如一本“地理教科書”,讓觀眾在觀看的同時,重新發現中國地理圖景。透過鏡頭,觀眾不僅能看到當下祖國的秀美河山和建設成就,還能看到不遠的將來科技進步將為祖國發展續寫出的新篇章。該片不僅能“云端旅游”“空中看景”,更是愛國情懷的當代寫照,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把熱愛祖國的概念融入神州大地的景色之中,用影像將國家主旋律和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進行客觀呈現,在河川山林之間,在生活的柴米油鹽之中,突顯對祖國的熱愛和贊美。
(節選自中國新聞網評《航拍中國》紀錄片,有刪改)發布:2024/12/27 0:30:2組卷:24引用:4難度:0.5 -
2.閱讀回答問題。
在古詩詞中發現美和科學 ①富有生命力的詩詞,插上科學的翅膀,從科學的角度欣賞古詩詞,會讓熱愛科學和著迷詩詞的你一舉兩得!
②古詩詞里有光學知識。儲光羲《釣魚灣》有兩句:“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俯看潭水,水清見底,見到荷葉搖晃,才知道是水中的魚受驚游散了。詩歌中反映了光的折射現象。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改變,從而在不同介質的交界處發生偏折。光由水中進入空氣時,在水面上發生折射,我們就會覺得潭底變淺了?!耙皶缣斓蜆?,江清月近人。”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清澈平靜的江上,倒映出一輪明月,伴著船上的詩人,詩人的愁心已經隨著江水流入思潮翻騰的海洋。一隱一現,一虛一實,相互映襯。
③古詩詞里有聲學知識。例如“空谷傳響,哀轉久絕”,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障礙物發生反射現象,回聲到達人耳,要比原聲晚0.1秒。“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小兒聽到路人問路,趕忙招招手,不敢回答,因為聲音不僅能在空氣中傳播,還能在水中傳播。但魚是有耳朵的,一般在頭骨的兩側,所以魚可以聽到聲音。可見,“小兒”的擔心不無道理。盧綸的《塞下曲》“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詩句,說明了共振原理。歡聲雷動,鼓樂喧天。戰士擊鼓,鼓皮振動,使鼓發聲。鼓聲在空氣中傳播,產生共鳴,仿佛連山川都振動了。
④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闭f明的則是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的科學道理。拉弓時,拉力對弓做功,弓發生彈性形變,具有彈性勢能。松手后,弓在恢復的過程中對箭做功,將弓的彈性勢能轉化為箭的動能?!盁o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落木蕭蕭下”的過程是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而“滾滾來”的長江水蘊含著豐富的動能,奔流不息,營造出雄渾、遼闊的氣象,襯托詩人年華逝去、壯志未酬的悲壯心境。這就是古詩詞中的能量知識。
⑤陸游《村居書喜》詩句:“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被ㄏ銚淙耍阒鞖馀土?;天氣晴和,喜鵲的叫聲透過樹林傳出來,這種現象說明了溫度影響分子運動的激烈程度。因為“驟暖”,使得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無規則運動加快,從而“花氣襲人”。后半句體現空氣濕度大,聲音傳播快的聲學原理。雨后,空氣濕度加大,有利于聲音的反射,形成共鳴。于是,雨后的“鵲聲”顯得格外清脆悠遠。白居易《暮江吟》詩句:“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一種水汽凝結現象。九月初三,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加大。夜間地面溫度下降,與物體表面相接觸的空氣的溫度也隨之下降,在降到“露點”以后,多余的水汽析出凝結成水滴附著在物體表面,這就是露。這就是古詩詞中蘊含的熱學知識。
⑥科學與詩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們一個產生于我們的理性,一個出自我們的情感,卻都是人類觀察自然、世界的結晶。它們相互補充,共同構成美妙的蘊含科學知識的自然世界。
(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全文的結構看,本文使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形式,先總體概括,再分說,最后總結。
B.第②段中“潭清疑水淺”是由于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改變造成的。
C.第⑤段“這就是古詩詞中蘊含的熱學知識”一句中,“這”指代的是露珠的形成。
D.文章按照邏輯順序,依次介紹了古詩詞里的光學、聲學、能量和熱學知識。
(2)第③段劃線句運用了
(3)閱讀第③段,分析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表達作用。
但魚是有耳朵的,一般在頭骨的兩側,所以魚可以聽到聲音。發布:2024/8/7 8:0:9組卷:11引用:1難度:0.3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古詩詞中的色彩美??①“詩中有畫”,詩歌雖然不能像繪畫那樣直觀地再現色彩,卻可以通過語言的描寫表情達意,喚起讀者相應的聯想和體驗,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畫卷。
??②許多詩人寫詩在運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復色搭配之莢。用色時,或組合,或對比,方法多樣。
??③詩人通過多種色彩的組合給詩歌帶來了濃郁的畫意?!皟蓚€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垠的空間延伸。這里,明麗的色彩組合,繪出了詩人舒展開闊的心境。
??④詩人愛用鮮明的色彩對比,來增加感情的濃度。白居易回憶江南春色之莢:“日出江花紅勝火,春采江水綠如藍。”楊萬里贊美西湖荷花風韻:“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边@些佳句都是用鮮明的對比色,使畫面顯得十分絢麗,使情感表現得明朗而熱烈。這種“著色的情感”,具有繪畫的鮮明性和直觀感,增強了詩歌意境的感染力,達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完美境界。
??⑤詩人還善用色彩的暗地對比,初看似不覺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畫意莢。杜甫的“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李賀的“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都是先用大塊黑色,用暗色調作底色,又用亮光點染,色調明暗差別很大,構成一幅色調分明的畫面。
??⑥詩人用色有時還不局限于一句一聯,所寫詩詞全篇用色,色彩更加豐富,詩的境界更為開閱。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開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潔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樹上的積雪,生動地勾畫出塞外八月飛雪的奇景。接著又以空曠荒涼的塞外、烏云沉沉的天空、紛紛揚揚的白雪構成了送別的背景?!凹娂娔貉┫罗@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在一片銀白的世界中,詩人特弗描繪了那面鮮艷的紅旗。在整個背景和個別事物的映襯上,在色彩的調配上,是那么美麗而又和諧,真是“獨樹一幟”。全詩展現出一幅色彩鮮明、奇異壯偉的邊塞圖景。
??⑦有時詩人不用復色搭配,而是追求單一色調深淺濃淡的變化之莢。這樣也能浸潤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皟和弊咦伏S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黃深黃相互對襯,蝴蝶和花融為一體,表達了詩人的喜愛之情。
??⑧還有的詩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詞語,各種景物巧妙組合,形成色調之莢。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鄙n天、草原、牛羊,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構成了一幅蒼茫的畫面。
??⑨詩歌中的色彩飽蘸著感情,在詩人筆下可以產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經超越了客觀的寫景效果,而成為獨特的抒情手段。從色彩美的角度來欣賞詩歌,我們對詩歌的莢便有了更深層的認識。
(1)閱讀全文,根據文章內容填寫下表。
(2)說說第④段中“著色的情感”的含義。
(3)第④⑤段都是介紹運用色彩的對比表現畫意美。能否調換它們的順序?為什么?
(4)不僅詩歌講究色彩的畫意美,園林設計常常也著眼于此。下面《蘇州園林》中的一段文字,與本文在巧用色彩創造美感方面,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
??梁和柱子以及門窗欄桿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墻壁白色。有些室內墻壁下半截鋪水磨方磚,淡灰色和白色映襯。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這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引起人們安靜閑適的感覺。花開時節,更顯得各種花明艷照眼。發布:2024/7/30 8:0:9組卷: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