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建設法治政府共筑生命家園】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綱要指出,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到2025年,政府行為全面納入法治軌道,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日益健全。
          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著力實現政府職能深刻轉變,把該管的事務管好、管到位。全面實行政府權責清單制度,推動各級政府高效履職盡責。堅持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全面主動落實政務公開,用政府更加公開透明贏得人民群眾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持。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加大重點領域執法力度,梳理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開展集中專項整治。推動行政機關負責人帶頭遵守執行憲法法律,建立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應對突發事件,著力實現越是工作重要、事情緊急越要堅持依法行政,嚴格依法實施應急舉措,在處置重大突發事件中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1)結合材料,談談怎樣建設法治政府?
          2021年10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發表《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主旨講話。
          習近平指出,當人類友好保護自然時,自然的回報是慷慨的;當人類粗暴掠奪自然時,自然的懲罰也是無情的。良好生態環境既是自然財富,也是經濟財富,關系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后勁,要促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構建經濟與環境協同共進的地球家園。要解決好工業文明帶來的矛盾,把人類活動限制在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對山水林田湖草沙進行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要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效益。
          要心系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保護環境、發展經濟、創造就業、消除貧困等多面共贏,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國將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將陸續發布重點領域和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撐保障措施。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
          (2)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請結合材料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
          (3)我們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為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做些什么?

          【答案】(1)①我國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②公民也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③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從而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進程。
          (2)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或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或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必須遵循自然規律)。②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③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建設生態文明(或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④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或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或堅持綠色生產生活方式)。⑤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⑥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⑦加強制度建設,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證,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或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3)①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養成物盡其用、減少廢棄物的文明習慣。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產品,選購無包裝、簡易包裝、大容量包裝產品。②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產品,選購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節約糧食,減少浪費,適量點餐,踐行“光盤行動”。③綠色出行,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減少私家車出行,多騎自行車。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培養垃圾分類好習慣。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5引用:1難度:0.1
          相似題
          • 1.2016年9月12日,《中國司法領域人權保障的新進展》白皮書指出:中國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等法律原則,積極防范和糾正冤假錯案。這表明在建設法治中國的過程中,我國在努力實現(  )

            發布:2024/12/28 1:30:1組卷:11引用:2難度:0.8
          • 2.面對人民群眾關注的“難點”“痛點”,近年來我國制定或者修改了網絡安全法、環境保護法、食品安全法、行政訴訟法等這些修訂說明我國(  )
            ①正在不斷完善法律體系
            ②努力使每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
            ③使每個司法案件都體現絕對公平正義
            ④使每位公民都能直接參與法律的制定或者修改

            發布:2024/12/28 0:0:1組卷:139引用:7難度:0.7
          • 3.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工作規則》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2018年工作要點》。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修訂草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訂草案》。根據上述信息,我們可以推斷(  )
            ①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②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履行制定法律法規的職能
            ③有助于促進司法機關公正司法,積極履行行政的職責
            ④我國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發布:2024/12/28 0:0:1組卷:43引用:8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