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某地曾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植物生長茂盛,土壤動物種類繁多。后來,由于上游地區一農藥廠的污染廢水排入河流,造成該地農田土壤環境持續惡化,原本常見的泥鰍、田螺等幾近銷聲匿跡。為了調查污染廢水對農田土壤動物類群的影響,在受污染河流一側不同距離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見下表:
          距污染河流不同距離土壤動物類群和個體數
          離污染河流的距離(km) 0.1 0.5 1.0 2.0 4.0
          動物類群數(類) 20 23 37 50 58
          動物個體總數(個) 365 665 750 1983 2490
          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土壤動物調查一般不能采用標志重捕法,理由是
          大多數土壤動物身體微小,活動范圍小,標記個體難與無標記個體充分混勻
          大多數土壤動物身體微小,活動范圍小,標記個體難與無標記個體充分混勻

          (2)遭受污染的農田土壤仍存在一定數量的土壤動物,是因為農田生態系統具有
          相對穩定性
          相對穩定性
          ,而不同類群的土壤動物具有
          不同的耐污能力
          不同的耐污能力
          。過度污染的農田會喪失生產能力,原因是
          當外來干擾超過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時,會導致系統穩定性(穩態)的破壞,甚至會引發系統的崩潰
          當外來干擾超過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時,會導致系統穩定性(穩態)的破壞,甚至會引發系統的崩潰

          (3)從表中調查結果可得出以下結論:①
          農藥污染會降低土壤動物類群數和個體總數
          農藥污染會降低土壤動物類群數和個體總數
          ;②
          距離污染源越遠(近),農藥污染物的濃度越低(高),對土壤動物的影響越小(大)
          距離污染源越遠(近),農藥污染物的濃度越低(高),對土壤動物的影響越小(大)

          (4)當污染停止后,在原來因污染而廢棄的土地上開始的群落演替屬于
          次生
          次生
          演替。在華南熱帶亞熱帶地區,這種演替將最后達到
          森林
          森林
          (群落)階段。

          【答案】大多數土壤動物身體微小,活動范圍小,標記個體難與無標記個體充分混勻;相對穩定性;不同的耐污能力;當外來干擾超過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時,會導致系統穩定性(穩態)的破壞,甚至會引發系統的崩潰;農藥污染會降低土壤動物類群數和個體總數;距離污染源越遠(近),農藥污染物的濃度越低(高),對土壤動物的影響越小(大);次生;森林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03引用:4難度:0.5
          相似題
          • 1.進行種群密度的取樣調查時,宜采用的做法是(  )

            發布:2024/12/31 5:0:5組卷:5引用:3難度:0.9
          • 2.以下有關調查某塊農田里小薊草(別稱刺兒菜,雙子葉植物)種群密度的描述,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31 4:30:1組卷:7引用:3難度:0.7
          • 3.某科技小組在調查一塊方圓為2hm2的草場中灰蒼鼠的數量時,放置了100個捕鼠籠,一夜間捕獲了48只,將捕獲的灰蒼鼠做好標記后在原地放生。10天后,在同一地點再放置同樣數量的捕鼠籠,捕獲了40只,其中有上次標記的個體15只。則該草場中灰蒼鼠的種群數量最接近(  )

            發布:2024/12/31 5:30:3組卷:1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