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元素既是主要的生命元素,又是人類能源的主要元素,煤、石油的開發和使用推動人類社會進入了工業文明時代,造就了璀璨的現代文明。煤是重要的能源物質,氣化利用效率更高,污染更小,其原理為:C(s)+H2O(g)═CO(g)+H2(g)ΔH=131.3kJ?mol-1;CO(g)+2H2(g)═CH3OH(g)ΔH=-116kJ?mol-1。
在指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不能實現的是( )
C u ( OH ) 2 N a OH |
C O 2 ( g ) 點燃 |
C u O △ |
C O 2 ( g ) |
【答案】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27 14:0:0組卷:8引用:0難度:0.7
相似題
-
1.硝酸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時候,一般硝酸越稀,對應的還原產物中氮的化合價越低.現有一定量的鋁、鐵合金與一定量稀HNO3充分反應,反應過程中無任何氣體放出.在反應結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 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體積(V)與產生沉淀的物質的量(n)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合金與硝酸反應時硝酸過量 B.合金中鋁的物質的量為0.008mol C.合金中金屬的物質的量共為0.032mol D.無法求出C點的值 發布:2024/11/18 8:0:1組卷:458引用:4難度:0.1 -
2.室溫下,取四根打磨后形狀大小相同的鎂條,通過下列實驗探究鎂在溶液中的反應。
實驗1 將鎂條放入滴有酚酞的蒸餾水中,無明顯現象,加熱溶液,鎂條表面產生氣泡,溶液逐漸變紅
實驗2 將鎂條放入滴有酚酞的1mol?L-1NH4Cl溶液中,產生氣泡,溶液逐漸變紅
實驗3 將鎂條放入滴有酚酞的1mol?L-1CH3COONH4溶液(pH≈7),產生氣泡,溶液逐漸變紅
實驗4 將鎂條放入滴有酚酞的1mol?L-1NaCl溶液中,產生氣泡,溶液逐漸變紅
下列基于相應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A.實驗1加熱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2H2O Mg(OH)2+H2↑△B.實驗2反應后的溶液中存在:c(Cl-)<2c(Mg2+)+c(NH4+) C.實驗3產生的氣體中可能含NH3 D.實驗1和實驗4表明Cl-對Mg與H2O反應有催化作用 發布:2024/12/4 19:30:1組卷:112引用:7難度:0.6 -
3.相同質量的鎂條分別在①氧氣、②氮氣、③二氧化碳中充分燃燒,所得固體物質的質量大小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發布:2024/10/8 1:0:2組卷:140引用:9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