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是高度自交植物,配制雜種相當困難。育種工作者采用染色體誘變的方法培育獲得三體品系,該品系的一對染色體上有緊密連鎖的兩個基因,一個是雄性不育基因(ms),使植株不能產生花粉,另一個是黃色基因(r),控制種皮的顏色。這兩個基因的顯性等位基因Ms能形成正常花粉,R控制茶褐色種皮,帶有這兩個顯性基因的染色體片段易位連接到另一染色體片段上,形成一個額外染色體,成為三體,該品系的自交后代分離出兩種植株,如圖1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大麥的體細胞染色體是7對,育成的新品系三體大麥體細胞染色體為1515條。
(2)三體大麥減數分裂時,若其他染色體都能正常配對,唯有這條額外的染色體,在后期隨機分向一極,其中花粉中有額外染色體的配子無授粉能力。圖2為三體大麥減數分裂的圖片,Ms與ms都處于同一極的分裂圖象有丙丙,減數分裂Ⅰ細胞兩極染色體數之比為7:87:8。減數分裂結束后可產生的配子基因組成是MsmsRrMsmsRr和msrmsr。
(3)三體大麥自花傳粉后,黃色黃色種皮的個體為雄性不育,茶褐色茶褐色種皮的個體與親本一樣,雄性可育。由于種皮顏色不同,可采用機選方式分開,方便實用,在生產中采用不育系配制雜種的目的是不用進行去雄環節降低勞動成本不用進行去雄環節降低勞動成本。
(4)三體大麥自花傳粉,子代黃色種皮的種子和茶褐色種皮的種子的理論比值為1:11:1,但在生產實踐中發現,大多數種子為黃色種皮,這是因為花粉中有額外染色體的配子無授粉能力使茶褐色種子數量減少花粉中有額外染色體的配子無授粉能力使茶褐色種子數量減少。
【考點】生物變異的類型綜合;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
【答案】15;丙;7:8;MsmsRr;msr;黃色;茶褐色;不用進行去雄環節降低勞動成本;1:1;花粉中有額外染色體的配子無授粉能力使茶褐色種子數量減少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55引用:3難度:0.6
相似題
-
1.下列各項措施中,能夠產生新基因的是( )
A.高稈抗病小麥與矮稈不抗病小麥雜交 B.用秋水仙素處理二倍體西瓜得到四倍體 C.用花藥離體培養小麥植株 D.用X射線處理獲得青霉素高產菌株 發布:2024/12/31 2:30:2組卷:80引用:18難度:0.9 -
2.通常四倍體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高于野生型青蒿(二倍體,體細胞染色體數為18)中青蒿素的含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低溫處理野生型青蒿即可獲得四倍體青蒿 B.青蒿細胞中mRNA、tRNA、rRNA都是DNA轉錄的產物 C.四倍體青蒿與野生型青蒿雜交后得到染色體數為27的單倍體 D.青蒿中染色體解螺旋形成染色質的同時DNA分子的雙鏈也隨之解旋 發布:2024/12/24 8:0:2組卷:42引用:4難度:0.7 -
3.番茄的抗病(R)對感病(r)為顯性,高稈(D)對矮稈(d)為顯性,控制上述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為獲得純合高稈抗病番茄植株,研究人員采用了如圖所示的方法.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A.若過程①的F1自交一代,產生的高稈抗病植株中純合子占 19B.過程②常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的種子 C.過程③應用的原理是細胞增殖 D.過程④“航天育種”方法中主要的變異類型是基因重組 發布:2024/12/30 21:30:1組卷:50引用:4難度:0.7
相關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