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問題。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酈道元/文,節選自《三峽》)[乙]??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其半扉。明年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則傃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
          (蘇軾/文,節選自《放鶴亭記》)[注釋]①張君:隱者張師厚。隱居于徐州云龍山,自號云龍山人。②明年:第二年。③適:恰好。④俯仰百變:俯視、仰視之間,氣象有許多變化。⑤陂(bēi)田:水邊的田地。⑥傃(sù):向,向著,沿著。
          (1)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
          A

          A.素綠潭(湍急)
          B.屬凄異(延長)
          C.水其半扉(漫上)
          D.縱其所 (往、到)
          (2)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C
          C

          A.或/王命/急宣
          B.隱然/如大環
          C.暮/則傃東/山而歸
          D.其間/千二百里
          (3)下列對甲、乙兩文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C
          C

          A.甲文中的山“兩岸連山,略無闕處”,而乙文中的山的特點是: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
          B.甲文中寫樹“榮”草“茂”,而乙文中用“草木際天”一句描寫了類似景象。
          C.甲乙兩文都不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寫景的。
          D.甲文先寫山,再寫水,布局自然。乙文由亭及鶴,又由鶴回到亭,文理回環,構思巧妙。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②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

          【答案】A;C;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1/23 7:0:1組卷:16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給加點字選擇恰當的解釋。
            纖纖擢手。(  )

            發布:2025/2/28 11:0:1組卷:51引用:1難度:0.8
          • 2.給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填序號。
            終日不成。 (  )

            發布:2025/3/13 2:0:1組卷:61引用:1難度:0.8
          • 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發布:2025/3/13 4:0:1組卷:55引用:1難度:0.0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