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印度是世界第三產棉國,半島南部古老低緩的高原是印度半島重要的產棉區之一,其棉花生產時間為5到9月,生產的棉花大量出口。孟買市是該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印度棉花和紡織品大量從該港口出口到世界各地。圖1為印度半島局部略圖。

          材料二:圖2為產棉區海德拉巴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
          (1)孟買地區典型植被是
          熱帶季雨林
          熱帶季雨林
          ,而德干高原內部的自然景觀帶屬于
          熱帶草原帶
          熱帶草原帶

          (2)從地形角度簡析圖中產棉區種植棉花的自然優勢條件。
          (3)指出產棉區播種期面臨的主要氣象災害,并從氣候角度分析其成因。
          (4)說出孟買港成為印度主要棉花輸出港的原因。

          【答案】熱帶季雨林;熱帶草原帶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2/31 18:30:1組卷:0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西歐是現代工業發源地,魯爾區是德國著名的工業區,這里煤炭資源豐富,人口密集、城市眾多,鐵路公路發達,大學和研究機構眾多,被稱為“德國工業的心臟”。
            (1)A、B、C三地自然景觀差異較大。從A地到B地反映了哪種地域分異規律?并簡析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從B地到C地反映了哪種地域分異規律?
            (2)歐洲西部有廣泛分布的溫帶落葉闊葉林,從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原因。
            (3)從氣候角度,分析D地成為英國小麥主要產區的原因。
            (4)E地附近是德國的魯爾工業區,分析這里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的有利條件。

            發布:2024/12/17 1:0:1組卷:13引用:2難度:0.7
          • 2.如圖為世界部分區域示意圖,箭頭表示洋流流向,圖2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甲海域洋流流向判斷,圖示季節是北半球
             
            季,該季節乙地的氣候特征是
             

            (2)比較D、E兩地7月降水的差異及形成原因。
            D地 E地
            降水量多少
             
             
            形成原因
             
             
            (3)從A→B→C三地,氣候的
             
            (大陸性或海洋性)增強,三地自然景觀的變化體現了
             
            地域分異規律,其形成基礎是
             

            (4)2017年,意大利西西里島(乙處附近)的埃特納火山多次噴發,火山噴發的過程及形成的巖石分別屬于圖2中的
             
            環節(字母)、
             
            (數字序號)。分析此次火山噴發如何體現圈層間的相互作用
             

            發布:2024/12/31 17:30:2組卷:2引用:1難度:0.6
          • 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圖1為甘肅省和政縣及周邊區域示意圖。和政縣地勢南高北低,南部是秦嶺山系西延形成的石質高山區,北部為黃土高原特征的黃土丘陵溝壑區,全縣地貌呈現出山丘起伏、溝壑縱橫、山多川少的自然景觀。

            材料二: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會地帶的和政縣是遠古時代各種古脊椎動物繁衍生息的樂園,孕育了今天彌足珍貴的古脊椎動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層中。據了解,1 000萬年前的古脊椎動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歷史及古環境、古氣候的重要物質依據和信息源。
            浙江某中學地理小組的同學利用2020年暑假前去實地考察研究。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以下內容。
            (1)考察名稱:
             
            與地質年代、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
            (2)考察工具準備:
             

            (3)結合相關材料,他們繪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圖,并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

            ①該地區的地下巖層多化石,可推測其最老的巖層最遲形成于顯生宙的
             
            代。
            ②三葉蟲生活時期該地應為
             
            環境;恐龍繁盛時期,該地應為
             
            環境,氣候特點是
             

            (4)考察結論:根據實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們認為迄今為止青藏高原地區地理環境經歷了
             
            環境向
             
            環境的演變;由不同化石的相對位置關系可知,地殼經歷了
             
            (抬升、下降、水平)運動。

            發布:2024/12/13 7:0:1組卷:27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