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從發現情況到踩剎車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叫反應時間;在反應時間內汽車要保持原有速度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反應距離;從踩剎車到車完全停住,汽車還要減速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制動距離。科研人員為研究“駕車時使用手機對交通安全的影響”,進行了如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第一次實驗時,志愿者駕車以72千米/時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勻速行駛,從發現情況到汽車停住,通過的距離為35米。通過儀器測得該志愿者的反應時間是0.5秒,則此次測試中的制動距離是多少?
(2)第二次實驗時,志愿者邊接打手機邊駕駛同一輛汽車,仍以72千米/時的速度在相同的平直路面上勻速行駛。從發現情況到汽車停住,通過的距離為43米,則這次實驗中志愿者的反應時間是多少?(假定兩次制動距離相等)
【考點】平均速度的計算及測量.
【答案】(1)此次測試中的制動距離是25m;
(2)這次實驗中志愿者的反應時間是0.9s。
(2)這次實驗中志愿者的反應時間是0.9s。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35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甲、乙兩物體在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路程與時間關系(s-t)圖像如圖所示。在t=5秒時兩線相交。由圖像可知( )
A.兩物體在t=5秒時一定相遇 B.兩物體在5秒內通過的路程甲大于乙 C.6秒時,甲通過的路程小于乙通過的路程 D.甲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乙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發布:2024/11/30 8:0:14組卷:226引用:1難度:0.5 -
2.某同學步行的速度約為1.2米/秒,他從家步行到校門口所需的時間約10分鐘,他家到校門口的路程約為( )
A.12米 B.72米 C.720米 D.1200米 發布:2024/12/28 13:0:2組卷:58引用:3難度:0.5 -
3.在學校運動會上,小敏參加的項目是百米賽跑。起跑后,小敏越跑越快,最終以12.5s的優異成績獲得冠軍。關于上述小敏的百米賽跑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敏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小敏每秒鐘通過的路程都是8m C.小敏的平均速度是8m/s D.小敏的平均速度是8km/h 發布:2024/12/13 16:30:8組卷:62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