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閱讀《載人航天》并回答問題。
載人航天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雖然起步晚,但進步快,現在已處于國際先進水平。要將飛船、空間站等航天器送上太空,需要用火箭來運載,而火箭在上升過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燃料,早期的火箭使用氫氣作為燃料,用氧氣作為助燃劑。但由于氣體的體積較大,所以人們采取將氫氣和氧氣液化的方法減小燃料和助燃劑的體積。同時,航天器外殼的質量應盡量小一些,以便在燃料一定的情況下增大火箭的運送載荷(即運送的有用質量大?。?,從而提高火箭的發射效率。
航天器在穿過大氣層的過程中,會因與大氣的摩擦生熱而使得航天器的溫度升高,從而可能會將航天器燒毀。特別是航天員在太空完成任務后要乘飛船返回艙返回地面,當返回艙以數千米每秒的速度穿過稠密大氣層時,返回艙表面的溫度會達到上千攝氏度。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熱降溫措施,整個返回艙將會被燒為灰燼。
飛船返回艙的“防熱衣”主要通過三種方式將返回艙內部的溫度控制在30℃以下。一是吸熱式防熱,在返回艙的某些部位采用熔點高、比熱容大的金屬作為吸熱材料,通過這些材料的升溫過程來吸收大量的熱量:二是輻射式防熱,用外表面具有高輻射性能的涂層,將熱量輻射散發出去;三是燒蝕式防熱,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溫環境下的熔化、汽化、升華或分解帶走大量的熱量。
神舟飛船在軌道上運行的速度大約為7.8千米/秒,接近第一宇宙速度。如此快的速度下,要確保航天員的安全,就必須對返回地球后的最終著陸速度進行控制。為實現這一目標,技術人員在飛船研制階段開展大量試驗驗證和數據判讀,保證飛船在著陸過程中逐步降低速度,確保飛船順利再入大氣層;之后,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后依靠空氣動力產生的阻力和升力減速;運動至距地面約10km時打開降落傘,進一步降低速度(見圖甲):在距離地面約1m處,返回艙底部的4臺著陸反推發動機同時點火,向下噴出高溫高壓氣體,對返回艙施加制動力,以確保其安全著陸(見圖乙)。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火箭使用氫氣作為燃料,用氧氣作為助燃劑。為使一定質量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小一些,人們采取將氫氣和氧氣 液化液化的方法來減小它們的體積(填寫物態變化的名稱)。
(2)航天器外殼要求輕巧、耐高溫,所以航天器外殼材料應具有的物理屬性是 BB(填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密度大、熔點高
B.密度小、熔點高
C.密度大、熔點低
D.密度小、熔點低
(3)飛船返回艙返回地面的過程中,采取的防熱降溫措施之一就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溫環境下燒蝕防熱的。這些高分子材料在燒蝕的過程中,所經歷的物態變化過程包括 ACAC(填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華
【答案】液化;B;A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12 18:0:1組卷:35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近日,科學家開發了一種陶瓷材料-反彈陶瓷管,它大體特征與陶瓷一樣,但在被壓縮到50%之后還能反彈復原,這個產品的厚度比一張紙還薄,強度比鋼還高,宇宙飛船或飛機發動機可以用此陶瓷來隔熱,關于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該陶瓷管的硬度差 B.該陶瓷管的彈性好 C.該陶瓷材料具有很好的導熱性 D.用這種陶瓷管可以遠距離輸電 發布:2024/12/23 23:0:2組卷:308引用:2難度:0.9 -
2.我國的“嫦娥五號”首次實現月球采樣返回,航天器的外殼要求輕巧、耐高溫,因此航天器的外殼應具有的物理特性是密度較 ,熔點較 。
發布:2024/12/15 11:0:1組卷:154引用:6難度:0.6 -
3.從物質的物理屬性角度加以分析,教室窗戶要用玻璃的原因說法錯誤的是( ?。?/h2>
A.玻璃的透光性強,不影響視線和采光 B.玻璃硬度較大,不易變形,美觀 C.保溫考慮,能量高的光波較短,反之較長,而玻璃有個特性,就是容易透過短波而不容易透過長波,所以太陽的能量容易進入教室,而我們的能量不容易散失(我們自身發出的波已經是紅外線了),這在冬天比較明顯 D.玻璃是導體 發布:2024/12/21 8:0:2組卷:35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