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如圖中圖1表示某生態系統中物種數與樣方面積的關系,圖2表示甲、乙兩種群先后遷入該生態系統后的種群變化曲線。請分析回答:

          (1)生態系統中
          群落的物種組成
          群落的物種組成
          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統計植物種類一般采用樣方法,結果如圖甲,則調查該生態系統物種數的樣方面積最好是
          S0m2
          S0m2
          。研究該生態系統中土壤小動物豐富度時,對個體較大、種群數量有限的生物常用的統計方法是
          記名計算法
          記名計算法

          (2)圖2中,在t2時刻甲的出生率
          不等于0
          不等于0
          (填“等于0”或“不等于0”)。在t3時刻乙種群遷入,導致甲數量減少的原因是
          乙捕食甲,導致甲的數量減少
          乙捕食甲,導致甲的數量減少

          (3)若乙種群突然滅絕,則甲種群的變化趨勢是
          先增加后減少,最終維持相對穩定
          先增加后減少,最終維持相對穩定

          (4)在人為干預下,該生態系統被分割成環境不同的幾個區域,后來某區域生物種類明顯發生改變,這種變化過程稱為
          群落演替
          群落演替

          【答案】群落的物種組成;S0m2;記名計算法;不等于0;乙捕食甲,導致甲的數量減少;先增加后減少,最終維持相對穩定;群落演替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9引用:5難度:0.7
          相似題
          • 1.標志重捕法和樣方法是調查種群密度的兩種常用方法。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31 3:30:1組卷:35引用:3難度:0.7
          • 2.請根據調查某雙子葉草本植物種群密度的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用樣方法調查時,取樣的關鍵是要做到
             
            ,不能摻入主觀因素。調查地塊的長與寬相差不大時常用的取樣方法是
             

            (2)調查植物的類型不同時,樣方面積應該不同,如調查喬木種群密度時,樣方面積要比調查草本植物種群密度時的樣方面積
             

            (3)某同學采用樣方法對某種植物進行計數,如圖是其中一個樣方中該植物的分布情況(注:圖中黑點表示該種植物),對該樣方中該種植物進行計數時,應記錄的數目是
             


            (4)若某長方形地塊長、寬分別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個樣方,則抽樣時相鄰樣方的中心距離為
             
            。若調查中小樣方為1m×1m,對某種植物種群調查的結果為12株、18株、16株、16株、15株、13株、15株、11株、13株、11株,則所調查種群的密度為
             

            (5)直接決定種群密度的數量特征還有
             

            發布:2024/12/31 3:30:1組卷:27引用:2難度:0.6
          • 3.某同學在對一塊5000m2的野生草坪進行野外調查時,選取了5個樣方,每個樣方1m2,發現5個樣方中某種草藥的株數依次為12、15、14、17、12。可估算出這塊草坪中這種草藥株數為(  )

            發布:2024/12/31 5:30:3組卷:2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