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為培育抗病毒植物開辟了新途徑,圖1為研究人員培育轉花葉病毒外殼蛋白基因(CMV-CP基因,長度為740個堿基對)番茄的主要過程示意圖(Kanr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請回答:

(1)將CMV-CP基因導入番茄細胞后,培育的番茄植株具有抗CMV感染能力,這種現象屬于植物的特異性免疫,該免疫過程中抗原是 CMV-CPCMV-CP。
(2)過程①接種的農桿菌細胞中,Kanr及CMV-CP基因應整合在Ti質粒的T-DNA內部,這是由于 Ti質粒中僅T-DNA片段可以進入植物細胞并整合到植物細胞染色體DNA中Ti質粒中僅T-DNA片段可以進入植物細胞并整合到植物細胞染色體DNA中。使用液體培養基培養農桿菌的目的是 使農桿菌大量繁殖,重組Ti質粒擴增使農桿菌大量繁殖,重組Ti質粒擴增。
(3)為確定用于篩選的Kan適宜濃度,研究人員進行實驗,結果如表。最終確定過程③④加入的Kan濃度為35mg?L-1,該濃度既可 殺死沒有導入重組DNA的普通番茄細胞殺死沒有導入重組DNA的普通番茄細胞,又不至于因Kan濃度過高影響導入重組DNA細胞的生長發育。
Kan濃度/mg?L-1 | 接種外植體數 | 形成愈傷組織數 | 外植體狀況 |
0 | 55 | 49 | 正常形成愈傷組織 |
25 | 66 | 2 | 只膨大、不易形成愈傷組織 |
35 | 66 | 0 | 變褐色死亡 |
50 | 64 | 0 | 變褐色死亡 |
固體
固體
(填“固體”或“液體”)培養基。過程⑤再生植株抗性鑒定時,引物序列設計的主要依據是 基因兩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
基因兩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
,引物序列長度及G+C比例直接影響著PCR過程中 退火
退火
(填“變性”或“退火”或“延伸”)的溫度。(5)過程⑤電泳結果如圖2,其中中1號為標準參照,2號為重組Ti質粒的PCR產物。3~6號為抗性植株DNA的PCR產物。可以確定3-6號再生植株中
3
3
號植株基因組中整合了CMV-CP基因。【考點】DNA片段的擴增與電泳鑒定.
【答案】CMV-CP;Ti質粒中僅T-DNA片段可以進入植物細胞并整合到植物細胞染色體DNA中;使農桿菌大量繁殖,重組Ti質粒擴增;殺死沒有導入重組DNA的普通番茄細胞;固體;基因兩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退火;3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41引用:4難度:0.6
相似題
-
1.數字PCR技術是一種核酸分子絕對定量技術,其原理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應根據目的基因的一段已知序列設計兩種引物 B.PCR每一循環包括變性、復性和延伸三個過程 C.PCR結束后有靶分子的反應單位能檢測出熒光 D.每個反應單位中都需要加入解旋酶和耐高溫DNA聚合酶 發布:2024/12/30 23:30:2組卷:7引用:2難度:0.6 -
2.科學家為了提高光合作用過程中Rubiaco酶對CO2的親和力,利用PCR定點突變技術改造Rubisco酶基因,從而顯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請回答下列問題:
(1)PCR定點突變技術屬于
(2)PCR過程所依據的原理是
(3)目的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內,并在受體細胞內維持穩定和表達的過程稱為
(4)另有一些科學家利用生物技術將人的生長激素基因導入小鼠受精卵的細胞核中,經培育獲得一種轉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細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長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選擇受精卵作為外源基因的受體細胞是因為這種細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達
B.采用DNA分子雜交技術可檢測外源基因在小鼠細胞內是否成功表達
C.人的生長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細胞表達,說明遺傳密碼在不同種生物中可以通用
D.將轉基因小鼠體細胞進行核移植(克隆),可以獲得多個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發布:2025/1/16 8:0:1組卷:14引用:2難度:0.6 -
3.下列關于DNA片段擴增及其鑒定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在凝膠中DNA分子的遷移速率主要和DNA分子的大小、構象等有關 B.凝膠中DNA分子通過染色,可以在波長300nm的紫外燈下被檢測出來 C.該實驗用到的緩沖液和酶,使用前為加快融化速度,從冰箱取出直接水浴加熱 D.電泳技術可以用于人類親子鑒定、生物間親緣關系的鑒定 發布:2024/12/30 23:30:2組卷:3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