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某中學利用暑假組織學生對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的賀蘭山地區進行探究活動。通過遙感影像發現山地東西不對稱,西側坡度和緩,東側臨寧夏平原。同時賀蘭山為強烈地震帶,該區域歷史上多次發生6級以上大地震。圖1為寧夏平原分布示意圖,圖2為寧夏平原及其周邊地區地質剖面示意圖。

          活動一:探成因
          (1)依據材料,描述賀蘭山的形成過程并找出證據。
          活動二:找差異
          山脈南北長220公里,東西寬20~40公里。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分布于海拔2400~3100米的青海云杉純林帶郁閉度大,更新良好,是賀蘭山區最重要的林帶。圖3為賀蘭山垂直植物分布示意圖。
          (2)說出賀蘭山東西兩坡植被的主要差異
          (3)分析賀蘭山東坡分布大面積山地針葉林的主要氣候原因。
          活動三:試評價
          圖4為當地博物館賀蘭山主峰的沙盤模型。
          (4)結合地理事實和資料,試評價當地博物館賀蘭山主峰的沙盤模型。

          【答案】(1)賀蘭山是地殼斷裂之后,發生相對抬升,形成的山地。賀蘭山地處強烈地震帶,多斷裂發育;賀蘭山東側為陡崖;賀蘭山相對兩側地層發生抬升。
          (2)東坡比西坡多了森林帶,西坡比東坡多了沙漠帶,東坡比西坡各自然帶的海拔都低。
          (3)賀蘭山東坡為夏季風迎風坡,受季風影響降水多;冬季多西北風,處于背風坡,溫度比西坡高。
          (4)賀蘭山主峰的沙盤模型的高度與寬度的比值不符合真實比例;山地針葉林和亞高山灌叢的上方缺少高山灌叢;東西兩坡的坡度與真實山體不一致。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4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如圖示意亞洲東部某區域地質構造。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1)簡述圖示地區在花崗巖形成之前的地質作用過程。
            (2)指出①②兩地河流地貌類型,并描述②地地貌特征。
            (3)簡述F群島的形成原因。

            發布:2024/12/31 19:0:1組卷:3引用:4難度:0.5
          • 2.讀新月形沙丘等高線地形圖,判斷該地的主導風向(  )

            發布:2024/12/31 18:30:1組卷:40引用:4難度:0.5
          • 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地表形態是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如圖為我國某地區地質構造剖面圖。

            (1)推測圖示地區是否可能出現變質巖,并說明判斷依據。
            (2)甲、乙兩地都為山嶺,試分析其成因的差異。
            (3)簡析丙地兩側泥砂巖厚度差異顯著的主要原因。

            發布:2024/12/31 19:0:1組卷:1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