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主題探究】從一顆葡萄到一個產業帶
【探究材料】
2022年7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新疆之行第三天,來到吐魯番葡萄溝,察看吐魯番特色水果展示,了解當地葡萄產業,文旅融合發展情況。葡萄溝位于吐魯番市火焰山西側,南北長約8公里,東西最寬處約2公里,從空中俯瞰,形如一條綠玉絲帶。吐魯番種植葡萄已有2000多年歷史,張騫出使西域時,就發現這里種植葡萄。目前,葡萄溝種植上百個葡萄品種,設有葡萄主題展覽館、民俗館、果品交易市場、度假莊園等,隨著高速公路貫通,物流企業云集,引進企業,開發葡萄干、哈密瓜干、紅棗、核桃等干果加工。從一顆葡萄到一個產業帶,“甜蜜產業”發出的巨大能量,葡萄溝已經成為文旅融合的典范。
【探究過程】
荒漠綠洲一線之隔
(1)葡萄溝宛如一條綠玉絲帶飄逸在西北地區的荒漠之中。簡要分析葡萄溝周邊形成大面積荒漠景觀的原因。
?
葡萄天堂最美色彩
(2)請分析荒漠中的綠絲帶“葡萄溝”種植葡萄的有利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各答對兩方面。
《葡萄溝》是我們小學學習的一篇文章,作者寫到:“收下來的葡萄有的運到城市去,有的運到晾房里制成葡萄干,晾房修在山坡上,樣子很像碉堡,四周留著許多小孔,里面釘著許多木架子。”目前,晾房幾乎是葡萄溝每家每戶的“第二套房”。
?
(3)簡要分析晾房“四周留著許多小孔的原因”。我們當地也有葡萄園,但卻從未見到當地農戶修建類似的晾房,根據臨沂(我們所在地位于臨沂市)和吐魯番(葡萄溝位于吐魯番市)兩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分析我們所在地從未見到當地農戶修建類似晾房的原因。
?
【探究拓展】
甜蜜產業魅力新疆
(4)“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請為葡萄溝因地制宜發展“甜蜜產業”提出合理化建議。(從產業發展、交通、市場、科技、政策等方面思考)
【考點】從草原到荒漠的景觀變化及其原因.
【答案】(1)降水較少,氣候干旱;
(2)自然條件:晴天多,有利于葡萄的光合作用,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積累。社會經濟條件:葡萄種植歷史悠久,交通便利;
(3)臨沂比吐魯番降水多,不適宜建設晾房;
(4)利用科技優勢,進行產品研發;進行產品深加工;加強宣傳,改善運輸條件,擴大消費市場等。
(2)自然條件:晴天多,有利于葡萄的光合作用,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積累。社會經濟條件:葡萄種植歷史悠久,交通便利;
(3)臨沂比吐魯番降水多,不適宜建設晾房;
(4)利用科技優勢,進行產品研發;進行產品深加工;加強宣傳,改善運輸條件,擴大消費市場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11 3:0:1組卷:43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最美的風景在路上。G7(北京--烏魯木齊)高速公路沿途邂逅林海綠、草原青、沙漠黃、戈壁灰、胡楊金、湖泊藍,被“驢友”們譽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讀圖判斷問題。
沿途邂逅林海綠、草原青、沙漠黃、戈壁灰,影響以上景觀差異的首要因素是( )A.氣溫 B.地形 C.降水 D.緯度位置 發布:2024/12/26 14:0:2組卷:50引用:4難度:0.6 -
2.下圖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代表景觀,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區域自東向西降水逐漸減少,自然景觀變化規律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乙區域種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 C.丙區域雪山連綿,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 D.丁區域優勢能源是煤炭和石油 發布:2024/12/26 14:0:2組卷:99引用:4難度:0.5 -
3.讀我國西北部內陸某地景觀示意圖,圖中以井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區 B.由于干旱地區地下水含鹽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風力侵蝕形成風蝕洼地 D.水井周圍地區農牧業活動較頻繁而導致地表植被破壞 發布:2024/12/26 14:0:2組卷:78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