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法治
材料一:以下為小陸同學搜集的相關法律規定: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規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禁止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1)請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說明生活與法律的關系。
材料二: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在“特定情形、特別程序”的前提下,12至14周歲未成年人實施嚴重暴力犯罪也將承擔刑事責任。同時,明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管教責任,并規定必要時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2)刑法修正案(十一)的上述規定有什么積極意義?
材料三:法律不能只是紙上的條文,而要寫在公民的心中,使法治成為一種全民信仰,這對于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3)作為新時代青少年,我們如何助力法治中國建設?
【答案】(1)①法律是應生活的需要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②法律已經深深地嵌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③法律不僅服務于人們的當前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④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為我們每個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2)為保護未成年人構筑法治屏障,有利于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有利于強化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識等。
(3)①自覺學習法律法規,增強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②提高道德水平,增強尊法守法的意識和自覺性,以助于法治文化環境的形成;③發自內心地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法律,自覺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④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依法規范自身行為,積極宣傳法律法規,敢于并善于同違法行為作斗爭。
(2)為保護未成年人構筑法治屏障,有利于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有利于強化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識等。
(3)①自覺學習法律法規,增強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②提高道德水平,增強尊法守法的意識和自覺性,以助于法治文化環境的形成;③發自內心地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法律,自覺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④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依法規范自身行為,積極宣傳法律法規,敢于并善于同違法行為作斗爭。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0引用:1難度:0.1
相似題
-
1.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落實全面依法治國( )
①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保障憲法實施
②要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直接管理國家事務
③要求全社會提高法治意識,堅持依法辦事
④要求黨要帶頭守法,依據憲法和法律治國理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發布:2024/12/27 22:0:1組卷:28引用:3難度:0.6 -
2.二十多年前,老楊的女兒被單位無理由辭退。老楊自學法律,將該單位告上法庭,最終打贏了官司。此后,老楊堅持學習法律,搜集了五十多萬字的案例和法律知識材料,為求助者提供法律咨詢,義務為群眾解答各種法律問題,為許多當事人討回了公道。2014年,老楊被評為“守法好公民”。老楊說:“當個人利益受到侵害而不去積極維權、依法合理表達訴求時,那么最終損害的還是集體的利益。”
老楊的故事對我們做守法公民、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有哪些啟示?發布:2024/12/27 22:30:1組卷:21引用:4難度:0.3 -
3.廣西南寧男子莫某光為找樂子,網購配件組裝改良出三把氣槍打老鼠。日前,南寧檢方以涉嫌非法制造槍支彈藥罪批捕莫某光。這一案例告訴我們( )
A.網購需謹慎,要學會拒絕不良誘惑 B.要認真學法,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C.法律禁止的行為堅決不做,否則就是犯罪 D.保護生物多樣性,不得傷害任何動物 發布:2024/12/27 23:30:1組卷:94引用:5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