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響海岸線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區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積、地殼運動、人類活動等導致的陸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蓋消融形成的消融區內,冰蓋重力導致的巖層形變緩慢恢復,持續影響著該范圍的海岸線位置。距今約1.8萬年,北美冰蓋開始消融,形成廣大消融區。如圖顯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巖海岸區)、乙(位于墨西哥灣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兩站監測的海平面的相對變化。海平面的相對變化是陸面和海平面共同變化的結果。

          (1)根據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陸面垂直變化的原因。
          (2)分析甲站區域與乙站區域海岸線水平變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異。

          【答案】(1)甲地位于基巖海岸,冰蓋覆蓋時,巖層受壓導致陸面下沉,冰蓋消融后,巖層承壓減輕,巖層形變緩慢恢復,使得陸面上升;甲站位于板塊交界處,板塊運動導致甲站陸面抬升。
          (2)甲站區域位于太平洋北岸,海平面下降,海岸線向南移動,由于基巖海岸陡峭,海岸線在水平方向上變化幅度較小;乙站區域南側臨海,海平面上升,海岸線向北移動,由于三角洲地勢平緩,在水平方向上變化幅度較大。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7/27 8:0:9組卷:2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如圖示意亞洲東部某區域地質構造。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1)簡述圖示地區在花崗巖形成之前的地質作用過程。
            (2)指出①②兩地河流地貌類型,并描述②地地貌特征。
            (3)簡述F群島的形成原因。

            發布:2024/12/31 19:0:1組卷:3引用:4難度:0.5
          • 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地表形態是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如圖為我國某地區地質構造剖面圖。

            (1)推測圖示地區是否可能出現變質巖,并說明判斷依據。
            (2)甲、乙兩地都為山嶺,試分析其成因的差異。
            (3)簡析丙地兩側泥砂巖厚度差異顯著的主要原因。

            發布:2024/12/31 19:0:1組卷:1引用:3難度:0.5
          • 3.讀新月形沙丘等高線地形圖,判斷該地的主導風向(  )

            發布:2024/12/31 18:30:1組卷:40引用:4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