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21年7月31日,陳某在網上發布“某縣某小區已被封,有2人發熱被拉走,103人被拉去檢測”等涉及新冠肺炎疫情的虛假信息,引發公眾關注和當地居民的恐慌。隨后警方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對陳某處以罰款處罰,并責令其澄清事實、發表道歉聲明。
材料二:2021年7月20日鄭州遭遇特大洪水災害,網上轉發的一則則求救信息,讓人焦慮、揪心……一個網名為“Manto”的河南籍大學生,通過創建網絡在線文檔等方式,和30多位同學共同收集、核實、整理各類求救信息,發布救援需求確認、救援資源對接、救援結果回訪等,24小時內文檔訪問量超過了250萬次。借助該“救命文檔”,不少民間抗洪資源實現有效對接,一位84歲的老人被成功救援、被困幾小時的待產孕婦被送到醫院……不少網友紛紛表示:想給這位河南籍大學生一個大大的贊!
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請評析材料一中陳某的行為。
(2)材料二中“Manto”的做法為什么贏得網友的紛紛點贊?
(3)向“Manto”學習,中學生還能利用互聯網做哪些有益于社會的事?請舉出兩例。(不得與材料重復)
【答案】(1)陳某傳播網絡謠言的行為屬于行政違法,擾亂社會秩序(或:網絡秩序),理應受到處罰;陳某散布謠言是不道德的,屬于不誠信行為,應受到道德譴責。
(2)“Manto”獲得網友的點贊,因為她合理利用網絡,傳遞網絡正能量;盡自己努力關愛幫助他人;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或:具有親社會的意識和能力),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等等。
(3)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參與網絡植樹活動,建設綠色家園;積極參與網絡助農助殘活動;等等。
(2)“Manto”獲得網友的點贊,因為她合理利用網絡,傳遞網絡正能量;盡自己努力關愛幫助他人;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或:具有親社會的意識和能力),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等等。
(3)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參與網絡植樹活動,建設綠色家園;積極參與網絡助農助殘活動;等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2引用:1難度:0.3
相似題
-
1.研究人員估計,目前中國青少年患上網癮的人數已上升到3000多萬。為避免網癮,以下同學的做法正確的是( )
①小泰:合理安排上網時間,上網有節制
②小安:認識網絡成癮的危害,拒絕網絡
③小新:利用網絡放松身心,要無拘無束
④小濱:明確上網目的,不瀏覽無關網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發布:2024/12/29 5:30:5組卷:3引用:1難度:0.7 -
2.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各種游戲、應用的開發推廣,越來越多的人沉迷于手機,成為“低頭族”。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也加入了這個群體,成了十足的“手機控”。告別“手機”( )
A.學會辨析網絡信息,抵制不良信息 B.恪守道德和法律,不惡意攻擊他人 C.克服從眾心理,杜絕手機上網 D.提高媒介素養,學會“信息節食” 發布:2024/12/28 2:0:1組卷:3引用:3難度:0.8 -
3.網絡游戲、虛假交易是網絡詐騙較為常見的一種方式。騙子在社交平臺發布賣游戲裝備的廣告,誘導受害人以“注冊費、押金”等名義支付費用。當支付費用后再聯系對方時,發現已被拉黑。對此,下列建議可取的有( )
①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全不信
②網絡游戲影響學習,不沉迷
③遭遇網絡游戲詐騙,不沉默
④通過網絡支付費用,不草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發布:2024/12/28 2:0:1組卷:6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