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以獨具中國文化的“二十四節氣”倒計時,一詩一畫,盡顯中國氣韻。借此機會,初三年級打造年級“二十四節氣文化墻”,文化墻開篇介紹了二十四節氣的來源,請根據材料完成任務。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農耕文明的產物。早期中國的主要農業區在黃河流域,那里處于中緯度,四季分明,人們可以觀察到不同時期的氣候變化與物候特征,周而復始。二十四節氣被分為七十二候,根據黃河流域的動物、植物以及其他自然現象隨季節變化的周期性征候編寫而成。它以五天為一候,規定三候為一節(氣),一年共有72候。72候的“候”應包括非生物和生物兩大類,前者如“水始涸”“東風解凍”“虹始見”“地始凍”等;后者有動物和植物,如“鴻雁來”“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華”等。
(1)文化墻的標題要從以下三幅字中選擇一幅,要求能夠體現二十四節氣的特點。請你做出選擇并說明理由。

選擇:甲甲
理由:因為二十四節氣是根據氣候、物候特征進行的靈動總結,與行書的飄逸連貫相近。因為二十四節氣是根據氣候、物候特征進行的靈動總結,與行書的飄逸連貫相近。
(2)一位同學查閱字典找到“候”的義項有:①等待②時節③事物在變化中的情狀等。根據文段內容、字典釋義和教材中《大自然的語言》課文內容,幫他解釋“物候”的意思。
【答案】甲;因為二十四節氣是根據氣候、物候特征進行的靈動總結,與行書的飄逸連貫相近。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20引用:3難度:0.8
相關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