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材料一:梁啟超說:“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
          材料二:李小童剛到七年級4班時,身體虛弱,性格內向。她沉默寡言,從不舉手回答老師的課堂提問,也不和其他同學主動交往。看到這種情況,同學們十分著急,大家熱情地鼓勵她,拉她參加課外興趣小組,“逼”她參加班上的文藝演出。漸漸地,李小童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變得活潑開朗、愛說愛笑、樂于交往、勇于擔當了。她深有體會地說:“沒有七年級4班,就沒有現在的我”。
          閱讀材料,結合教材第三單元“在集體中成長”的有關知識回答:
          (1)梁啟超的話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2)集體生活成就你我,你參加過哪些集體活動?試舉兩例。
          (3)結合李小童的事例談一談,我們如何在集體中成就自我?

          【考點】集體生活的意義
          【答案】(1)梁啟超的話說明了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這個世上,必須生活在人群中才能發展自己的各種能力。這主要體現了集體對于個人成長的意義,集體為我們搭建起與他人、與周圍世界交往的平臺,助于我們擴大視野、獲得成長;集體可以培養我們的人際交往的基本態度和能力;集體可以培養我們負責任的態度和能力。
          (2)參加植樹活動,愛心捐助、合作學習等。
          (3)①在集體生活中,每個人有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職責,我們要在認真做事的過程中體現自己的價值,體驗責任感,做有擔當的人。②我們在交往中可以學會彼此接納、尊重、理解和包容,學會友好相處。③要學會包容他人的不同,學習他人的不同,學習他人的優點,完善自己的個性。④我們要積極參與共同活動,把握機遇,自主發展,使自己的個性不斷豐富。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89引用:1難度:0.3
          相似題
          • 1.小元在小學時總是愛睡懶覺,每天都需要媽媽再三催促才會起床上學。進入初中后班主任讓他掌管開教室門的鑰匙,每天早上負責開門,從此他再也沒有賴床的習慣了。這告訴我們(  )

            發布:2024/12/26 7:0:3組卷:7引用:3難度:0.7
          • 2.在集體生活中,“我”和“我們”可能有著不同的訴求,有時難免發生碰撞,產生矛盾或沖突。面對這些生活中的小插曲,我們的正確選擇是(  )
            ①第一時間請家長來學校理論
            ②心中有集體,堅持集體主義
            ③冷靜選擇適當的處理方式
            ④反對只顧自己的個人極端主義

            發布:2024/11/19 10:0:3組卷:3引用:2難度:0.7
          • 3.小強生病請假在家,同學打來電話問候,并為他輔導當天落下的功課;原本性格內向的小菲在班級組織的活動中越來越活躍……從中可以看出(  )
            ①個人在集體中能夠感受關愛和溫暖
            ②在集體生活中能夠發展自己的個性
            ③集體生活可以影響甚至改變一個人
            ④美好集體是充滿關懷與友愛的集體

            發布:2024/12/4 15:0:2組卷:150引用:7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