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花色由一對遺傳因子(A、a)控制。下表是大豆花色的3個遺傳實驗及實驗結果,據表回答下列問題。
組合 | 親代性狀表現 | F1的性狀表現和植株樹目 | |
紫花 | 白花 | ||
一 | 紫花×白花 | 1580 | 0 |
二 | 紫花×紫花 | 1218 | 403 |
三 | 紫花×白花 | 810 | 806 |
一、二
一、二
可判斷 白花
白花
為隱性性狀。(2)組合一親本的遺傳因子組成是
AA
AA
和 aa
aa
,F1紫花植株產生的配子的遺傳因子組成是 A、a
A、a
。(3)組合二F1的紫花植株中純合子占
1
3
1
3
(4)組合二F1的紫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后代白花植株占
1
3
1
3
(5)請畫出組合三的遺傳圖解。(要求寫出配子)
【考點】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
【答案】一、二;白花;AA;aa;A、a;;
1
3
1
3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8引用:4難度:0.6
相似題
-
1.玉米第九號染色體上的糯性基因(wx)在胚乳中表達,也在花粉中表達(糯性淀粉遇碘呈棕紅色).取一株玉米成熟的花粉,用碘液進行檢測,結果約50%的花粉顯藍色、約50%的花粉顯棕紅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對相對性狀 B.非糯性基因不在九號染色體上 C.該株玉米的基因型一定為雜合子 D.該檢測結果可證明基因分離定律 發布:2024/12/31 3:30:1組卷:41引用:7難度:0.7 -
2.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孟德爾巧妙設計的測交方法只能用于檢測F1的遺傳因子組成 B.在“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兩桶內的彩球模擬的是F1產生的兩種配子 C.病毒和原核生物的遺傳不符合分離定律,真核生物的遺傳也未必符合 D.符合基因分離定律并不一定會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 發布:2025/1/16 8:0:1組卷:3引用:1難度:0.7 -
3.玉米中因含支鏈淀粉多而具有黏性(由基因A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不變藍;含直鏈淀粉多不具有黏性(由基因a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變藍色。A對a為完全顯性。把AA和aa雜交得到的種子播種下去,先后獲取花粉和籽粒,分別滴加碘液觀察統計,結果應為( )
A.花粉、籽粒全部不變藍 B.花粉 變藍、籽粒全部不變藍12C.花粉 變藍、籽粒12變藍12D.花粉 變藍、籽粒12變藍14發布:2024/12/31 3:30:3組卷:14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