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通過網絡公益平臺募集善款的比例逐年上升,網絡捐款進入“無線”時代。
2017年12月23日,“我”的微信朋友圈被一個名為“分貝籌”的愛心活動刷屏。活動頁面“尋找和自己生日相同的貧困學生,為其捐錢”的宣傳吸引了我。“我”被頁面上學生們渴求知識的眼神所打動,“我”立刻通過微信捐了款,并動員微信好友們捐款。
(1)“我”的做法傳遞了哪些正能量?
就在“我”捐款的第二天,細心的網友發現至少有6個孩子的信息前后出現矛盾,因此質疑該活動涉嫌詐捐。24日,“分貝籌“已被深圳市政府責令關閉捐款通道。調查后發現,“分貝籌”平臺不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之列,屬于違規募捐。“我”感到很氣憤,覺得自己的“善意被消費”。
(2)請從法治的角度,談談如何避免“善意被消費”的狀況。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2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