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人曾重復了“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步驟如下.請分析以下實驗并回答問題:
A.將一部分S型細菌加熱殺死;
B.制備符合要求的培養基,并分為若干組,將菌種分別接種到各組培養基上(接種的菌種見圖中文字所示.注:〇為S型菌落,●為R型菌落);
C.將接種后的培養裝置放在適宜溫度下培養一段時間,觀察菌落生長情況(如圖)

注:〇為S型菌落,●為R型菌落
①制備符合實驗要求的培養基時,除加入適當比例的水和瓊脂外,還必須加入一定量的無機鹽、氮源、有機碳源、生長因子等,并調整pH.
②本實驗中的對照組是1、2、3組1、2、3組.
③本實驗能得出的結論是S型細菌中的某種物質(轉化因子)能使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S型細菌中的某種物質(轉化因子)能使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
④從你現有的知識分析,“R型菌變成S型菌”這一變異屬于基因重組基因重組,加熱殺死的S型菌中的DNA仍有活性的原因可能是DNA對熱穩定性較高DNA對熱穩定性較高.
(2)艾弗里等人通過實驗證實了在上述細菌轉化過程中,起轉化作用的是DNA.請利用DNA酶(可降解DNA)作試劑,選擇適當的材料用具,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促進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的物質是DNA”,并預測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
①實驗設計方案:
第一步:從S型細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制備符合要求的培養基,均分為三份,標號為A、B、C,分別作如下處理.
組合編號 | A | B | C |
處理 | 不加任何提取物 | 加入提取出的S型細菌DNA |
加入提取出的S型細菌DNA和DNA酶 加入提取出的S型細菌DNA和DNA酶
|
將R型細菌分別接種到三組培養基上
將R型細菌分別接種到三組培養基上
.第四步:將接種后的培養裝置放在適宜溫度下培養一段時間,觀察菌落生長情況.
②預測實驗結果:
A、C組中未出現S型細菌;只有B組培養基中出現S型細菌
A、C組中未出現S型細菌;只有B組培養基中出現S型細菌
.③得出實驗結論:DNA分子可以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DNA結構要保持
完整
完整
才能完成此轉化過程.【考點】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
【答案】1、2、3組;S型細菌中的某種物質(轉化因子)能使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基因重組;DNA對熱穩定性較高;加入提取出的S型細菌DNA和DNA酶;將R型細菌分別接種到三組培養基上;A、C組中未出現S型細菌;只有B組培養基中出現S型細菌;完整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9引用:3難度:0.3
相似題
-
1.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證明了( )
A.DNA是遺傳物質 B.RNA是遺傳物質 C.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D.加熱殺死的S型菌中含有“轉化因子” 發布:2024/12/31 2:0:1組卷:23引用:17難度:0.9 -
2.下列關于人類對遺傳物質探索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格里菲思在艾弗里實驗的基礎上,通過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證實DNA是遺傳物質 B.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T2噬菌體的DNA進入肺炎雙球菌中而把蛋白質留在外面 C.從煙草花葉病毒中提取出來的遺傳物質經DNA酶處理后,不能使煙草葉片感染病毒 D.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R型菌轉化成S型菌后DNA中嘌呤堿基的比例不發生改變 發布:2024/12/31 5:0:5組卷:3引用:2難度:0.7 -
3.下列實驗中運用了“加法原理”的是( )
A.研究分泌蛋白加工過程時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細胞中注射放射性3H標記的亮氨酸 B.胰島素發現過程中班廷把萎縮的胰腺提取液注入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身上 C.鑒定蘋果組織樣液中是否含有還原糖時在待測樣液中加入新配的斐林試劑 D.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艾弗里在細胞提取物中分別加入蛋白酶、RNA酶或酯酶 發布:2024/12/31 3:30:1組卷:23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