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②,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注:①[牙璋]古代發兵所用的兵符。這里指奉命出征的將帥。②[鳳闕]漢建章宮的圓闕,上有金鳳,故以鳳闕指皇宮。
(1)兩首詩在體裁上同屬于 歌行體歌行體,前詩“臨易水”引用的是 荊軻刺秦王荊軻刺秦王的典故。
(2)兩首詩展現的戰地圖景聲色俱備,請根據要求將表格補充完整。
賞色彩之美 | 聽雄壯之音 | 析手法之妙 | |
《雁門太守行》 | ① 黑云,渲染氛圍,展現出大敵當前的形勢,形勢緊急。 黑云,渲染氛圍,展現出大敵當前的形勢,形勢緊急。 |
角聲滿天、鼓寒聲沉,表現莊嚴場面 | 夸張,寫出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形勢危急 |
《從軍行》 | 大雪彌漫,遮天蔽日,使軍旗上的彩畫黯然失色,烘托環境惡劣 | 狂風呼嘯,鼓聲隆隆,表現激烈場面 | ② 頸聯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和視聽結合的描寫手法,表現了出征將士冒雪同敵人搏斗的堅強無畏和在戰鼓聲激勵下奮勇殺敵的悲壯激烈。 頸聯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和視聽結合的描寫手法,表現了出征將士冒雪同敵人搏斗的堅強無畏和在戰鼓聲激勵下奮勇殺敵的悲壯激烈。 |
【考點】戍邊征戰.
【答案】歌行體;荊軻刺秦王;黑云,渲染氛圍,展現出大敵當前的形勢,形勢緊急。;頸聯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和視聽結合的描寫手法,表現了出征將士冒雪同敵人搏斗的堅強無畏和在戰鼓聲激勵下奮勇殺敵的悲壯激烈。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27 14:0:0組卷:25引用:4難度:0.6
相似題
-
1.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雁門太守行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1)本詩的作者是
(2)下列對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雁門太守行”是樂府曲名,“行”是古詩體裁,本詩借用它做詩題寫當時戰事。
B.首句中的“壓”字把敵軍來勢兇猛,交戰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等,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C.“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先從視覺入手,再從聽覺來寫陰寒慘烈的戰地氣氛。
D.這首詩“黑”“金”“紫”“紅”等色彩濃麗的詞語表現緊張悲壯的戰斗場面,構思新奇,想象豐富。發布:2024/12/17 19:0:2組卷:66引用:2難度:0.7 -
2.古詩閱讀。
從軍行①
李白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②,獨領殘兵千騎歸。【注】①從軍行:唐人以“從軍行”為詩題,旨在標明詩歌題材屬于“邊塞”一類。 ②呼延將;這里指敵軍的一員悍將。呼延,是匈奴四姓貴族之一。
(1)下面對詩歌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首句中的“百戰”“碎鐵衣”表現戰事頻繁,主人公身經百戰,鎧甲已經破碎,可見其是一位久經沙場的老將。
B.“城南已合數重圍”寫守邊將士的險惡處境:邊城被圍,退路受阻。嚴峻的局勢為后面表現將領的英勇做了鋪墊。
C.“突營射殺呼延將”具體描寫將領的英雄形象,在突圍的戰斗中射殺敵方大將,表現其“三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勇猛氣概。
D.全詩沒有一字的豪言壯語,從頭到尾都是敘述事情,交待過程,讓人看到一位運籌帷幄、智勇雙全、大破敵軍的英雄將領形象。
(2)品析詩歌中“獨”字的妙處。發布:2024/12/19 14:0:2組卷:261引用:8難度:0.7 -
3.對王維《使至塞上》一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A.這首詩首尾敘事,中間寫景,融寫景、敘事、抒情于一體。 B.頷聯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詩人出漢塞入胡天時激動、自豪的情感。 C.這首詩中最值得稱頌的是頸聯,它充分體現了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的特色。 D.這首詩形象生動地描繪出壯麗、奇特、別致的塞外風光,動靜結合,意境雄渾。 發布:2024/12/16 6:0:1組卷:1217引用:10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