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十捆柴禾
朱成玉??①母親在春節前夕來城里看我,帶來村里的肉和凍豆腐。其實我們城里什么都不缺,可是做母親的總會認為我們缺東少西,操勞著,惦念著,盈滿愛的心,一日不得清閑。
??②我和妻子勸母親留下來過年,母親說城里住不慣,見不到那些老鄰居,她會很憋悶的。我知道,母親哪里是不喜歡,她是怕給我們添麻煩。
??③一天晚上,我無意間看到,母親正拿著一瓶指甲油,試著往自己又干又癟的指甲上涂,看到我進來,她的臉唰的一下子紅了,急忙放下那瓶指甲油。喃喃地說,“不知道這是啥東西,一輩子沒用過呢。”我告訴母親,那是透明的指甲油,用來保養指甲的。
??④“來,我幫你涂。”母親不肯,我卻執拗地拽著母親的手,將每個指甲都涂上指甲油,但任憑我涂多少遍,母親的指甲都是灰突突的,無法亮起來。
??⑤我知道,不光是指甲,母親的身體里,流失了太多的營養,那些營養,都流進了我們的血液。我們茁壯成長,母親卻日益衰老。
??⑥母親不識字,母親的手指從沒握過筆,可是母親卻把愛寫滿了我們的人生。
??⑦母親的手常常為我們破舊的衣服打上漂亮的補丁,縫補我們困苦的童年,常常會為我們剝一堆兒瓜子瓤兒,會剝開歲月之桔,滋潤我們生長的疼痛。
??⑧在冬天,母親就是家里的火。在我最初的記憶深處,灶火先是從母親的掌心竄出,先是舔熱母親清瘦的手指,然后才回到鍋底。灶火,照耀著母親年輕的面頰,直至衰老。火的聲音,搖撼著充滿風霜的日子,讓我們的家園布滿溫馨與祥和。
??⑨織毛衣的時候,母親的手仿佛被火焰纏繞,所有的溫暖從母親的手上遞過來。夏天,母親的手拿著蒲扇,為我們驅趕悶熱和蚊蟲,母親有風濕病,十根手指在雨天就變成了折磨她的魔鬼,鉆心的疼痛。
??⑩母親的手掌開始皴了,開始有了裂痕,可她搟出的餅依然那么薄,蒸出的饅頭依然那么雪白,像我們日漸豐滿起來的身體。
???母親的十根手指,就這樣漸漸風干為十捆柴禾,驅散著我們一生的寒冷。
???遲子建在她的散文《女人的手》中寫道:“……女人在臨終前比男人喜歡伸出手來,她們總想抓住什么。她們那時已經喪失了呼喚的能力,她們表達自己最后的心愿時便伸出了手,也許因為手是她們一生使用了最多的語言,于是她們把最后的激情留給了手來表達……我現在是這樣一個女人,我用手來寫作,也用它來洗衣、鋪床、切蔬菜瓜果、包餃子、腌制小菜、刷馬桶。如果我愛一個人,我會把雙手陷在他的頭發間,撫弄他的發絲。如果我年事已高很不幸地在臨終前像大多數女人一樣伸出了手,但愿我蒼老的手能哆哆嗦嗦地握住我深愛的人的手。”
???這雙手讓我想起母親的手來,母親不就是一直在用她那雙勤勞的手托舉著我們的幸福嗎?我們的平安,我們的喜悅,都與母親的手息息相關。
???第二天早晨,母親收拾東西要走。我突然變得極其任性起來,我說:“媽,不許走,請您一定要在兒子家里過年。明天我領您去扭秧歌,去看二人轉……”母親拗不過我,只好答應。我怕母親變卦,非要和母親拉鉤。母親明明含著眼淚,卻笑著向我伸過她蒼老彎曲的手指,和我說,拉鉤!
???我勾住母親的小指,這十捆柴禾中最小的一捆,便足以溫暖我的一生。
(有刪改)(1)精讀第⑥~⑩段,分點概括母親是如何“把愛寫滿了我們的人生”的。
(2)請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3)有人認為第?段是多余的,應該刪去,你同意嗎?請闡述理由。
(4)閱讀甲、乙兩段文字,簡要分析二者在情感表達上的異同點。
【甲】??我勾住母親的小指,這十捆柴禾中最小的一捆,便足以溫暖我的一生。
(朱成玉《十捆柴禾》)【乙】??母親現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哀痛是無法補救的。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我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答案】(1)①母親縫補破舊的衣服、剝瓜子瓤兒,縫補、滋潤了“我們”困苦的童年和生長的疼痛;②母親生灶火,使“我們”的家園布滿溫馨與祥和;③母親織毛衣給予“我們”溫暖,夏天扇蒲扇,驅趕悶熱與蚊蟲,給予“我們”舒爽;④母親用皴裂的手搟薄餅、蒸饅頭,使“我們”茁壯成長。
(2)運用動作、神態、語言描寫,形象準確地寫出了母親在試涂指甲油時看到“我”進來時尷尬、難為情的心理,引出下文對母親的手的描寫,以及母親為“我們”的無私付出而日益衰老的情節。
(3)不能刪。從內容上看:①此段引用遲子建對“女人的手”的評論,來凸顯“手是她們一生使用了最多的語言”這一特性,突出女人勤勞、無私奉獻的品質及對所愛之人的深情;②此段與本文寫母親的勤勞無私的精神內涵是一致的,(寧愿自己衰老,也要帶給“我們”愛和溫暖、幸福與喜悅)豐富了文章內容,突出了文章主旨。從結構上看:承上啟下,本段總結了上文對“母親的手”的描述與評價,并引出下文。
(4)同:都抒發了孩子對母親深切的愛與感恩之情,情感真摯,能引起讀者共鳴。
異:①甲段文字間接抒情,以柴禾喻母親的手,將母親給“我們”的愛與溫暖具體化、形象化,含而不露,耐人尋味;②乙段文字直抒胸臆,情感表達更加強烈、鮮明,抒發了“我”對母親的哀悼之情,并將對母親的深情與對民族和勞動人民的深情融為一體。
(2)運用動作、神態、語言描寫,形象準確地寫出了母親在試涂指甲油時看到“我”進來時尷尬、難為情的心理,引出下文對母親的手的描寫,以及母親為“我們”的無私付出而日益衰老的情節。
(3)不能刪。從內容上看:①此段引用遲子建對“女人的手”的評論,來凸顯“手是她們一生使用了最多的語言”這一特性,突出女人勤勞、無私奉獻的品質及對所愛之人的深情;②此段與本文寫母親的勤勞無私的精神內涵是一致的,(寧愿自己衰老,也要帶給“我們”愛和溫暖、幸福與喜悅)豐富了文章內容,突出了文章主旨。從結構上看:承上啟下,本段總結了上文對“母親的手”的描述與評價,并引出下文。
(4)同:都抒發了孩子對母親深切的愛與感恩之情,情感真摯,能引起讀者共鳴。
異:①甲段文字間接抒情,以柴禾喻母親的手,將母親給“我們”的愛與溫暖具體化、形象化,含而不露,耐人尋味;②乙段文字直抒胸臆,情感表達更加強烈、鮮明,抒發了“我”對母親的哀悼之情,并將對母親的深情與對民族和勞動人民的深情融為一體。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2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臘八粥》)本文通過對人物的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等的描寫,表現了“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發布:2025/3/13 3:30:1組卷:26引用:3難度:0.0 -
2.課外閱讀。
渴望 曉萌今年過生日,他渴望得到一輛滑板車。街上的孩子們好多人都有。男孩子們湊到一塊兒會比賽,滑得最快最溜的那個,就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啊!
生日前三天,曉萌就開始為自己的禮物作謀劃。他給爸爸詳盡描繪了一個人蹬上滑板車之后的愉快感覺。然后,他在作業本的反面盡可能準確地畫出一輛滑板車的圖形。最后呈上的是一張價格調查表,上面開列著每個商場出售的滑板車的不同品牌、不同質地以及不同價格的清單。爸爸聽完后,只是說一句:上學吧。曉萌愣了半天,也沒想明白爸爸的話是什么意思。
生日前一天,沒見到爸爸的任何動靜。為保險起見,他把那張滑板車價格調查表拿出來,用黑筆描得粗粗的,先擱在爸爸的枕頭邊,又用醬菜瓶壓在桌子上,最后拿糨糊粘在冰箱把手上。曉萌心里想,爸爸肯定會看見的。
可是生日那天,早晨起床以后,曉萌徹底傷心了,因為爸爸什么也沒有買。曉萌在家里垂著頭站了好久。然后他背上書包,出門上學去了。
(1)曉萌今年過生日渴望得到一輛滑板車的理由是
(2)生日前三天,曉萌為自己的禮物做了哪些方面的謀劃?想一想,在文中用“ ”畫出來
(3)第3段中畫橫線放、擱、壓、粘三個動詞表現了曉萌
(4)《渴望》想告訴讀者的是什么?說說你的理解。發布:2025/3/13 4:0:1組卷:6引用:1難度:0.0 -
3.課內閱讀。
……總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樣子了,但他卻沒想到今日粥的顏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兒還同時想起染缸里的臟水。
“棗子同赤豆擱多了。”媽媽解釋的結果,是撿了一枚大得特別嚇人的赤棗給了八兒。
雖說是棗子同飯豆擱得多了一點兒,但大家都承認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1)八寶粥的顏色是
(2)媽媽做的八寶粥好吃嗎?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用“ ”畫出來。
(3)結合課文想一想,作者詳寫的是發布:2025/3/13 3:30:1組卷:7引用:1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