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名著選段,完成問題.
通過紅色大門(節選)(美)埃德加?斯諾
我們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溪走了四個小時,一路沒有見著一個人影.那里根本沒有路,只有小溪的溪床,兩邊巖壁高聳,溪水就在中間湍急地流過,在巖壁上面就是險峻的黃土山.要結果掉一個過分好奇的洋鬼子,這是個好去處.使我惴惴不安的一個因素,是那個騾夫對我的牛皮鞋子多次表示羨慕.
“到啦!”他突然轉過頭來大聲說.這里,巖壁終于消失,一個狹小的山谷展現在我們面前,山谷里一片綠油油的麥苗.“我們到啦!”
我放下了心,朝著他的前面望去,看見一座小山的山邊有一個黃土村落,縷縷青煙從村里那些高大的泥煙囪里裊裊上升,那些煙囪像長長的手指一樣豎立在峭壁的面前.幾分鐘之后,我們就到了那里.
一個年輕的農民,頭上包著一條白毛巾,腰間插著一支左輪手槍,從村里走出來,驚愕的望著我,問我是誰,到那里去干什么?“我是個美國記者,”我說.“我要見這里的貧民會主席.”他面無表情地看著我,回答說:“hai pa!”
我過去聽到中國人說“hai pa”就只有一個意思:“我害怕!”我心里想,如果他感到害怕,那我該感到怎么樣呢?但是,他神色泰然自若,看來他的話不是這個意思.他回過頭問那騾夫我是什么人.
那騾夫把我跟他說過的話重說了一遍,還添枝加葉地說了些他自己的話.我放心地看到那位青年農民的臉色和緩下來了.這時我發現他確實是個長得很英俊的小伙子,皮膚黝黑發亮,牙齒整齊潔白.他好像同中國其他地方的膽怯的農民不屬于一個族類.他那一雙炯炯有神的快樂的眼睛含著一種挑戰的神情,他還有一定的嚇人氣派.他的手慢慢地從槍柄上移開,臉上露出了笑容.
“我就是你要見的人,”他說,“我就是主席.請進來喝口熱茶吧.”
這些陜西山區的居民有自己的方言,凈是發音含混的口語.我同那位主席又作了幾次談話的努力之后,他漸漸地現出能夠領會的神情,我們的談話就有了順利的進展.等到我最后問清這個問題時,我這才發現陜西山區方言中的hai pa等于官話中的bu zhi dao(不知道).這個發現使我感到很滿意.
我坐在鋪著炕氈的炕上,向我的主人進一步談到我自己和我的計劃.過了不久,他就顯得沒有什么疑慮了.我想去縣政府所在地安塞,當時我以為蘇維埃主席毛澤東就在那里.問他能不能給我找一個向導和一個騾夫.
他答應說,沒有問題,沒有問題,不過我不能在大熱天趕路.太陽已經升到當空,天確實是非常熱,我看上去很疲倦.他問我吃了東西沒有.說實在的,我餓極了,因此我不再跟他客氣,接受了他的邀請,第一次同一個“赤匪”一道吃飯.我已破釜沉舟,決心跨進紅區了.
我現在已經完全落入劉龍火先生(我后來知道這就是那位青年農民的姓名)的掌握之中.劉龍火拿煙、酒、茶來招待我,向我提出無數的問題.他和他的朋友們非常好奇地翻看我的照相機、鞋子、毛襪、我的布短褲的質料,不時發出贊美的聲音;對于我的卡其布襯衫的拉鏈,更是贊不絕口.總的印象似乎是:我的行頭不論看起來是多么可笑,顯然非常實用.我不知道“共產主義”在實踐上對這班人意味著什么,我準備眼看我的這些東西很快地被“共產”--但是當然沒有發生這種事情.我幾乎可以肯定,我受到嚴密檢查的目的(比你在其他邊境所受到的海關檢查要愉快得多)是為了要證實他們以前的一種看法:洋鬼子不可思議.
不到一個小時,他們端來了一大盤炒雞蛋,還有蒸卷、小米飯、一些白菜和少量烤豬肉.我的主人為飯菜簡單而表示歉意;我則為我的食量不同尋常而表示歉意.
龍火告訴我,說安塞離那里不過“幾步路”,盡管我不大放心,但是除了照他說等一等以外,沒有其他辦法.等到一個年輕的向導和一個騾夫終于到來的時候,已經過了下午四點鐘了.臨走時,我想把飯錢付給劉先生,可是他憤然拒絕了.
“你是一位外國客人,”他解釋說,“而且你是來找我們的毛主席的.再說,你的錢也沒有用處.”他對我手里拿著的紙幣瞟了一眼,問道:“你沒有蘇區的錢嗎?”聽我回答說沒有,他就數了共值一元錢的蘇區紙幣說,“這個你拿去,你路上會用得著的.”我拿一元國民黨的錢和劉先生交換,他接受了;我再一次向他道謝,然后跟在我的向導和騾夫后邊爬上山道.
“好啊,”我一邊氣喘喘地爬山,一邊對自己說.“到現在為止,一切順利.”我已闖進了紅色大門.這件事多么簡單!
(1)【話書名】文章節選自埃德加?斯諾1937年在倫敦出版的《紅星照耀中國》一書,由于當時中國所處的特殊環境,中譯本用了《西行漫記》這個書名.根據對本名著的閱讀積累,你認為哪個書名更好?請談談你的理解.
(2)【說人物】斯諾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用紀實的筆法,描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言談舉止,報道了他們的真實生活.綜合選文內容,簡要概括劉龍火這一人物形象.
(3)【賞奇景】選文好似不經意地描寫了沿途所見,實際上作者是用場景語言來表達意義.請結合選文第一段,賞析景物描寫的作用.
(4)【品細節】細節描寫能刻畫人物、推動情節、揭示主題.選文中運用了大量的細節描寫,其中提到的“hai pa”這一細節,在選文中有怎樣的作用?
(5)【探手法】閱讀下面材料,談談斯諾和賀敬之是如何表現他們的興奮、驚喜之情的?
材料一:“到啦!”他突然轉過頭來大聲說.這里,巖壁終于消失,一個狹小的山谷展現在我們面前,山谷里一片綠油油的麥苗.“我們到啦!”
材料二:一條條街道寬又平,一座座樓房披彩虹;一盞盞電燈亮又明,一排排綠樹迎春風……對照過去我認不出了你,母親延安換新衣.
--賀敬之《回延安》
【考點】《紅星照耀中國》.
【答案】(1)
示例一:《紅星照耀中國》好.書名以比喻的方式,生動形象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紅色革命猶如一顆閃耀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
示例二:《西行漫記》好.書名突出“記”的客觀性、紀實性,是斯諾采訪的第一手資料.而且,《西行漫記》書名平實,不含政治傾向,具有隱秘性,便于在當時的環境下發行.
(2)從“他神色泰然自若,看來他的話不是這個意思.他回過頭問那騾夫我是什么人”看出他的沉著冷靜,警覺謹慎、有挑戰性和威懾力;從“這個你拿去,你路上會用得著的”看出他熱情好客、慷慨大方;從“這時我發現他確實是個長得很英俊的小伙子,皮膚黝黑發亮,牙齒整齊潔白”看出他英俊.
(3)描寫了一幅崎嶇、險峻、杳無人煙的景象,渲染了緊張、恐怖的氛圍,流露了作者擔心害怕而惴惴不安的心理,與下文“闖進紅色大門”快樂、喜悅的心情形成反差.
(4)“hai pa”這一細節,以方言造成誤解,反襯了劉龍火的“泰然自若”;從情節上看,設置懸念,推動了情節發展;從主題上看,寫出了作者對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上的改變.
(5)材料一運用了語言描寫、景物描寫(或間接描寫)和反復的手法,表現了斯諾進入紅區的興奮、驚喜之情.材料二運用了排比(或鋪排)和比喻的手法,寫出了賀敬之見到延安新面貌的興奮、驚喜之情.
示例一:《紅星照耀中國》好.書名以比喻的方式,生動形象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紅色革命猶如一顆閃耀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
示例二:《西行漫記》好.書名突出“記”的客觀性、紀實性,是斯諾采訪的第一手資料.而且,《西行漫記》書名平實,不含政治傾向,具有隱秘性,便于在當時的環境下發行.
(2)從“他神色泰然自若,看來他的話不是這個意思.他回過頭問那騾夫我是什么人”看出他的沉著冷靜,警覺謹慎、有挑戰性和威懾力;從“這個你拿去,你路上會用得著的”看出他熱情好客、慷慨大方;從“這時我發現他確實是個長得很英俊的小伙子,皮膚黝黑發亮,牙齒整齊潔白”看出他英俊.
(3)描寫了一幅崎嶇、險峻、杳無人煙的景象,渲染了緊張、恐怖的氛圍,流露了作者擔心害怕而惴惴不安的心理,與下文“闖進紅色大門”快樂、喜悅的心情形成反差.
(4)“hai pa”這一細節,以方言造成誤解,反襯了劉龍火的“泰然自若”;從情節上看,設置懸念,推動了情節發展;從主題上看,寫出了作者對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上的改變.
(5)材料一運用了語言描寫、景物描寫(或間接描寫)和反復的手法,表現了斯諾進入紅區的興奮、驚喜之情.材料二運用了排比(或鋪排)和比喻的手法,寫出了賀敬之見到延安新面貌的興奮、驚喜之情.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1/5 8:30:1組卷:115引用:5難度:0.7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A)紅軍告訴我,除了在川西的經驗以外,他們到處受到農民群眾的歡迎。他們大軍未到,名聲早就已經傳到,常常有被壓迫農民派代表團來要求他們繞道到他們鄉里去“解放”他們。當然,他們對紅軍的政綱是很少有什么概念的,他們只知道這是一支“窮人的軍隊”。這就夠了。毛澤東笑著告訴我有一個這樣的代表團來歡迎“蘇維埃先生”!但是這些人并不比福建軍閥盧興邦更無知,后者曾在他統轄的境內出了一張告示,懸賞“緝拿蘇維埃,死活不論”。
(B)必須在敵人援軍到達之前把橋占領。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員。紅軍戰士一個個站出來愿意冒生命危險,于是在報名的人中最后選了三十個人。他們身上背了毛瑟槍和手榴彈,馬上就爬到沸騰的河流上去了,緊緊地抓住了鐵索一步一抓地前進。紅軍機槍向敵軍碉堡開火,子彈都飛迸在橋頭堡上。敵軍也以機槍回報,狙擊手向著在河流上空搖晃地向他們慢慢爬行前進的紅軍射擊。第一個戰士中了彈,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著又有第二個,第三個。但是別的人越來越爬近到橋中央,橋上的木板對這些敢死隊起了一點保護作用,敵人的大部分子彈都迸了開去,或者落在對岸的懸崖上。
(1)以上文字選自
(2)根據兩段選文內容簡要概括“紅軍”的特點。發布:2024/12/27 2:0:1組卷:24引用:4難度:0.6 -
2.下面是《紅星照耀中國》相關內容的敘述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報據采訪和考察得到的第一手資料,寫成了紀實性作品《紅星照耀中國》,曾易名為《西行漫記》。 B.作品真實記錄了在我國東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毛澤東和周恩來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周恩來的部下在西藏的冰天雪地里,經受嚴冬的艱難且萬眾一心,可歸因于他的個人魅力。 C.書中的賀龍是個大個子,像老虎一樣強壯有力,在南昌八一起義后參加共產黨,紅軍說他可以手無寸鐵地到全國任何一個村子里去。 D.書中的彭德懷有樂觀、豁達、勇敢的“剛性”,又有活潑風趣、平易近人的“柔軟”,人物立體而豐滿。 發布:2024/12/27 2:0:1組卷:22引用:2難度:0.7 -
3.某班舉行“整本書閱讀”活動,請你參與其中,根據要求完成下面小題。請根據閱讀積累,將閱讀記錄卡補充完整。
閱讀記錄卡 書名:《紅星照耀中國》
作者:(1)
國籍:美國
標題解讀:作者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紅色中國”發生、發展的原因,以毋庸置疑的事實向全世界宣告:(2)書名:《昆蟲記》
作者:法布爾
國籍:(3)
作品內容:法布爾根據觀察獲得第一手材料,將昆蟲鮮為人知的生活習性生動地描寫出來,使人們得以了解昆蟲的真實生活情景。如(4)發布:2024/12/27 2:30:1組卷:27引用:4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