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2021年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先生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已半個世紀,先后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低鎘水稻、海水稻等。先生不畏艱難,甘于奉獻,嘔心瀝血,苦苦追求,為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先生的杰出成就不僅屬于中國,而且影響世界。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水稻的雄性不育植株不能產生可育花粉,但能產生正常雌配子。利用雄性不育植株培育雜交水稻的優點是
          不需進行人工去雄操作
          不需進行人工去雄操作
          ,大大減輕了雜交操作的工作量。
          (2)已知水稻的富鎘和低鎘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為了解它們的顯隱性關系,研究人員先用能夠穩定遺傳的富鎘和低鎘水稻做親本進行雜交,結果F1中無低鎘水稻,說明
          水稻的富鎘
          水稻的富鎘
          是顯性性狀;后用這兩種水稻進行多株雜交時,在F1群體中偶然出現了一株低鎘水稻,從遺傳變異的角度分析,其可能原因是富鎘水稻在形成配子時
          富鎘水稻植株形成的某一配子中控制富鎘性狀的基因突變為控制低鎘性狀的基因;或富鎘水稻植株形成的某一配子中控制富鎘性狀的基因片段缺失;或富鎘水稻某一配子中含富鎘基因的染色體丟失
          富鎘水稻植株形成的某一配子中控制富鎘性狀的基因突變為控制低鎘性狀的基因;或富鎘水稻植株形成的某一配子中控制富鎘性狀的基因片段缺失;或富鎘水稻某一配子中含富鎘基因的染色體丟失

          (3)袁老利用生物技術對高鎘水稻進行遺傳改良,通過在富鎘基因內插入了一段DNA(無遺傳效應),大大降低了水稻對鎘的吸收量,大大降低了水稻對鎘的吸收量,該操作引起的變異屬于可遺傳變異中的
          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
          。進一步研究發現,改良后的植株,不僅鎘吸收量大幅下降,對錳的吸收量也顯著降低,說明基因與性狀的關系是
          一對基因可以控制多種性狀
          一對基因可以控制多種性狀

          (4)海水稻(海稻)具有耐鹽性。假設水稻的耐鹽性是由位于兩對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耐鹽性和基因型的對應關系如下表:
          表現型 耐鹽 不耐鹽
          基因型類型 A_B_ A_bb、aaB_、aabb
          為驗證上述假設,從現有的3種純合“不耐鹽”水稻植株中選不耐鹽的水稻植株相互授粉,選擇F1
          耐鹽
          耐鹽
          (填“耐鹽”或“不耐鹽”)的植株自交,統計F2的表現型及比例。若F2出現
          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耐鹽植株:不耐鹽植株=9:7
          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耐鹽植株:不耐鹽植株=9:7
          ,則說明耐鹽性是由位于兩對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

          【答案】不需進行人工去雄操作;水稻的富鎘;富鎘水稻植株形成的某一配子中控制富鎘性狀的基因突變為控制低鎘性狀的基因;或富鎘水稻植株形成的某一配子中控制富鎘性狀的基因片段缺失;或富鎘水稻某一配子中含富鎘基因的染色體丟失;基因突變;一對基因可以控制多種性狀;耐鹽;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耐鹽植株:不耐鹽植株=9:7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4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下列各項措施中,能夠產生新基因的是(  )

            發布:2024/12/31 2:30:2組卷:80引用:18難度:0.9
          • 2.通常四倍體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高于野生型青蒿(二倍體,體細胞染色體數為18)中青蒿素的含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24 8:0:2組卷:42引用:4難度:0.7
          • 3.番茄的抗病(R)對感病(r)為顯性,高稈(D)對矮稈(d)為顯性,控制上述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為獲得純合高稈抗病番茄植株,研究人員采用了如圖所示的方法.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

            發布:2024/12/30 21:30:1組卷:50引用:4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