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可違 預防犯罪】
為增強同學們的法治觀念,瀏陽市某中學邀請法治副校長進校園進行普法講座,法治副校長通過觀看視頻、講解真實案例、與學生互動的方式使學生更生動地理解青少年如何預防犯罪。
以案釋法:15歲的小強自從接觸社會上一群游手好閑的“朋友”,逐漸無心學習,經常曠課,夜不歸宿,并攜帶管制刀具在低年級同學中自稱“老大”。后來更是放縱自己,在學校里以辱罵同學、毀壞公共財物為樂。沉溺于網絡的小強因無錢上網,開始一點一點偷竊同學和鄰居的財物,金額不大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竟為了“哥們義氣”,和“朋友”一起持刀搶劫,短時間內多次作案,最終因搶劫罪被判刑。
互動環節:法治副校長提問:“15歲的小強從接觸社會上的朋友到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給你們帶來什么啟示?”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
(1)結合案例,分析小強的行為各屬于什么性質的違法行為?為什么?
(2)結合小強從接觸社會上的朋友到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經歷,請你說說這帶給你怎樣的警示?
【考點】一般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的區別與聯系.
【答案】(1)小強所做的不良行為包括經常曠課、夜不歸宿、攜帶管制刀具、辱罵同學、毀壞公共財物;小強和“朋友”持刀搶劫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因為他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
(2)國家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侵犯未成年人的違法行為要加強監管并嚴懲;社會要加大法治宣傳力度,積極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學校應加強對未成年人的道德、法治教育,對他們的不良行為及時發現、教育、引導;家庭上家長要盡到監護責任,加強對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管理;未成年人要自覺尊法守法,依法維護合法權益。
(2)國家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侵犯未成年人的違法行為要加強監管并嚴懲;社會要加大法治宣傳力度,積極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學校應加強對未成年人的道德、法治教育,對他們的不良行為及時發現、教育、引導;家庭上家長要盡到監護責任,加強對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管理;未成年人要自覺尊法守法,依法維護合法權益。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10 19:0:5組卷:14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北京延慶警方2023年3月23日通報,針對群眾舉報“有游客在長城城墻上刻字”情況,警方已對違法人員孟某某處以行政拘留并罰款。孟某某的行為屬于( )
A.嚴重違法行為 B.刑事違法行為 C.民事違法行為 D.行政違法行為 發布:2024/12/20 9:30:2組卷:44引用:3難度:0.7 -
2.“中國式過馬路”屬于( )
A.民事違法行為 B.行政違法行為 C.刑事違法行為 D.嚴重違法行為 發布:2024/12/28 2:0:1組卷:3引用:3難度:0.7 -
3.周一,爸爸開車送小亮去上學,當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人民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小亮及時阻止了正欲開車前行的爸爸,并警告爸爸。斑馬線不禮讓行人將給予罰款20至200元,記3分的處罰,即承擔( )
A.民事責任 B.行政責任 C.刑事責任 D.記過 發布:2024/12/27 19:30:1組卷:24引用:1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