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材料一: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1)結合所學知識,請談談你對材料一的理解。
          材料二:2022年9月23日,廊坊市廣陽區人民法院依法對唐山打人案件公開宣判。主犯陳某志最終因犯尋釁滋事罪、搶劫罪、聚眾斗毆罪、開設賭場罪等,數罪并罰,一審獲刑24年,并處罰金32萬元。對其余27名被告人依法判處十一年至六個月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罰以及罰金。
          材料三: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別反映出法律具有哪些顯著特征?其中,材料二體現了法律的哪一作用?
          (3)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法治中國建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我們應如何與法同行,為建設法治中國作貢獻?

          【答案】(1)①材料一強調了法治的重要性,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②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2)①材料二體現了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材料三體現了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②保護作用。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3)①樹立法治意識,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②學會依法辦事,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好習慣。③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④善于勇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護法)。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8/26 19:0:11組卷:28引用:2難度:0.4
          相似題
          • 1.這10來我國制定修訂生物安全法,森林法等20多部法律法規,首創設立了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把超過25%的國土面積劃為生態保護紅線,建立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正式設立了三江源等第一批5個國家公園,實施長江10年禁漁。從中我們感受到(  )

            發布:2024/12/28 0:0:1組卷:44引用:4難度:0.5
          • 2.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正草案)》,新增“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材料傳遞出民主和法治的關系是(  )

            發布:2024/12/28 4:0:1組卷:33引用:3難度:0.6
          • 3.近期,我市有不少細心的居民會發現,身邊多了一道色彩“靚麗”的“風景線”——垃圾分類投放亭。然而,許多垃圾分類投放亭卻成了擺設……垃圾雖小,卻牽著民生。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模式粗放,推進垃圾分類遲緩,增加了處理量和難度,造成每年數百億元的損失。垃圾分類推進遲緩,緣于“有倡議缺標準、有試點少管理,靠自發無懲戒”。
            道德與法治課上,同學們針對身邊垃圾分類存在的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形成了以下兩種觀點,請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評析。
            觀點一: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只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就能完美推進垃圾分類。
            觀點二:法安天下,德潤人心。以道德來引領,用法治來約束,才能有效解決垃圾分類的難題。

            發布:2024/12/27 22:30:1組卷:5引用:5難度:0.2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