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學從資料中得知:質量守恒定律的發現經歷了漫長、曲折的過程。
【實驗回顧】
1756年,俄國化學家羅蒙諾索夫將金屬錫放在密閉容器里煅燒,冷卻后在密閉容器里稱量,發現總質量和煅燒前沒有變化。
1774年,拉瓦錫將45.0份質量的氧化汞加熱分解,恰好得到41.5份質量的汞和3.5份質量的氧氣,得到了與羅蒙諾索夫相同的結論,拉瓦錫還通過這個實驗研究了 空氣的成分或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空氣的成分或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成就了化學史上的另-經典實驗。
【實驗重現】
小明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將鐵粉、活性炭粉、食鹽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后,涂在用鐵片折成的連續的Z形架表面,然后放入盛滿氧氣的集氣瓶中。通過如圖1所示裝置對“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關系”進行實驗探究,實驗過程中做到操作規范、準確稱量和細致觀察。
(1)證明化學反應發生且體現質量守恒定律的現象是 鐵片上物質變紅或有紅色物質生成或天平平衡或質量不變鐵片上物質變紅或有紅色物質生成或天平平衡或質量不變。
(2)此實驗用氧氣替代空氣的主要目的是 加快反應的速率或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加快反應的速率或增大反應物的濃度。
(3)實驗室里現有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粉末以及下列儀器:(如圖2)

利用上述藥品、儀器制取少量純凈的氧氣,其簡易制取裝置應選擇的儀器有 CDHIACDHIA(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H2O2 催化劑 2H2O+O2↑2H2O2 催化劑 2H2O+O2↑;能否組裝一套制氧氣的裝置,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否否(填“能”或“否”),說明理由:二氧化錳是粉末狀,無法實現固液分離二氧化錳是粉末狀,無法實現固液分離。
【總結與反思】
(4)1663年,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將金屬汞放在密閉容器里煅燒,冷卻后,稱量時打開了蓋,得出的結論是物質的總質量增如了,導致波義耳與質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你認為質量增大的原因是 有空氣進入有空氣進入。
(5)質量守恒定律的發現過程,給我們的啟示是 ACDACD(填字母序號)。
A.分析問題應該全面、嚴謹
B.實驗的成功與否,取決于藥品的選擇
C.定量方法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
D.科學研究既要尊重事實,也要勇于創新
催化劑
催化劑
【答案】空氣的成分或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鐵片上物質變紅或有紅色物質生成或天平平衡或質量不變;加快反應的速率或增大反應物的濃度;CDHIA;2H2O2 2H2O+O2↑;否;二氧化錳是粉末狀,無法實現固液分離;有空氣進入;ACD
催化劑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33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只含碳、氫、氧元素的物質充分燃燒后產物均為二氧化碳和水,若具有相同分子數的①CH4 ②CH3OH ③C2H4 ④C2H5OH分別充分燃燒,消耗氧氣質量相等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發布:2024/12/25 17:0:2組卷:63引用:5難度:0.7 -
2.甲烷和有機物A的燃燒產物都是CO2和H2O,關于甲烷和有機物A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都含有氫元素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不含氧元素 D.可能都含氧元素,也可能都不含氧元素 發布:2025/1/7 8:0:2組卷:9引用:1難度:0.5 -
3.小明從甲烷和某有機物A的燃燒產物都是CO2和H2O的事實得出的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甲烷和該有機物A都含有氫元素 B.甲烷和該有機物A都不含氧元素 C.甲烷和該有機物A都含有氧元素 D.該有機物A是由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碳氫化合物 發布:2025/1/7 8:0:2組卷:1引用:1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