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物體帶電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h1>
【答案】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8/2 8:0:9組卷:109引用:9難度:0.9
相似題
-
1.公元1世紀,東漢王充《論衡?亂龍》中記錄了“頓牟掇芥”。頓牟即琥珀(也有玳瑁的甲殼之說),芥指芥菜子,統喻干草、紙等的微小屑末。這個詞的意思就是經過摩擦的琥珀能吸引干草、紙等輕小的物體。下列關于這個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h2>
A.經過摩擦的琥珀有了磁性 B.經過摩擦的琥珀帶了電 C.琥珀與干草帶異種電荷 D.琥珀與干草帶同種電荷 發布:2024/5/23 20:38:36組卷:121引用:4難度:0.9 -
2.1746年,富蘭克林提出正、負電的概念,正負電荷可互相抵消.他還認為:摩擦是使電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上,電不會因摩擦而創生--這就是“電荷守恒定律”.富蘭克林提出存在正、負兩種電荷,但物體通常呈電中性,這是因為( ?。?/h2>
A.物體沒有電荷 B.物體的正負電荷一樣多 C.物體很容易失去電荷 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94難度:0.9 -
3.古代琥珀價格昂貴,常有人魚目混珠。南朝陶弘景知道“惟以手心摩熱拾芥為真”,南北朝時的雷敩(音xiào)在《炮炙論》中也有“琥珀如血色,以布拭熱,吸得芥子者真也”的說法,以此作為識別真假琥珀的標準。這些識別方法主要是利用了( ?。?/h2>
A.摩擦生熱使琥珀溫度升高 B.尖端放電現象 C.手心和琥珀之間的熱傳遞 D.摩擦起電使琥珀帶電從而能夠吸引輕小物體 發布:2024/9/8 0:0:9組卷:75引用:5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