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學習榜樣 汲取成長力量
          在飛天逐夢的道路上,我從未想過放棄,鄧清明是中國首批航天員之一,他曾4次入選備份乘組,卻4次和飛天失之交臂,為了踏上飛天之旅,他準備24年10個月,從入列的風華正茂,到今圓夢時的兩鬢斑白,56歲的鄧清明終于等到了。無數個仰望太空的日日夜夜,一次次高強度的艱苦訓練、不斷歸零又重新出發的勇氣信念,在這個知天命的年紀鄧清明證明了堅持的力量和堅守的意義。
          (1)追夢者圓夢,你打算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
          2021年感動中國人物江夢南,因一場意外半歲時失聰,她不能像常人一樣交流,對于她來說,人生的每一步,仿佛都是困難模式,但她卻憑驚人的努力一路逆襲,在父母的幫助下,她通過讀唇語學會了聽和說,堅持求學,憑借優秀的學習成績,成為家鄉小鎮上近年來唯一考上重點大學學生,人生雖無常,學業無止境。對人生不服輸的她,又考上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她的目標始終很明確,我希望在人類生命健康領域,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讓社會更加美好。
          (2)江夢南一路逆襲的故事給我們怎樣的啟發?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寄語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回望新時達這十年,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年輕干部以熱血使命,以行動踐諾言;重大科技攻關任務中,青年科技人才敢擔重任,勇挑大梁;在邊防一線,95后,00后保衛祖國奉獻青春,心底涌動著對祖國最清澈的愛;北京冬奧賽場上,中國健兒頑強拼搏,奮勇爭先,創造了我國冬奧參賽史上的最好成績,新時代中國青年,在熱火朝天的社會實踐中努力書寫青春芳華,成就大寫的人生。
          (3)作為新時代的少年,你怎樣讓生命綻放絢麗之花?

          【答案】(1)①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②努力,需要立志。③努力,需要堅持。④努力,也有方法。
          (2)①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蘊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調節和自我修復的能力。②面對挫折,發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們可以逐漸培養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③發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我們在堅持目標和不斷努力的道路上,學會與他人建立聯系,向他人尋求幫助,獲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勵。④學習伴隨著我們的成長。學習沒有終點。我們終生都在學習,終生都需要學習,即使離開了學校,也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種機會去學習,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⑤能夠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實現自我價值。⑥能夠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和人類命運結合起來。
          (3)①熱愛學習,樂于實踐,在探索中擴展生活的閱歷,讓生命充滿色彩與活力。當我們敞開自己的胸懷,不斷嘗試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建立聯系時,生命中的道德體驗就會不斷豐富,對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會不斷增強。②我們不僅要關注自身的發展,而且要關切他人的生命,設身處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讓我們用真誠、熱情、給予去感動、溫暖他人,消融冷漠,共同營造一個互信、友善、和諧的社會。③每個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偉大在于創造和貢獻。運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勞動,創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長久的、不平凡的社會價值。生命雖然平凡,但也能時時創造偉大。當我們將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體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時,生命便會從平凡中閃耀出偉大。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7引用:2難度:0.4
          相似題
          • 1.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我們應該不馳于空想、不鶩于虛聲,踏踏實實干好工作。下列古語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是(  )
            ①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③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
            ④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發布:2024/12/28 4:0:1組卷:16引用:5難度:0.7
          • 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紀錄片《中國想象力》給我們講述了許多感人故事。
            故事一:李治中,一位“癌癥科普網紅”,寫書、錄視頻、說脫口秀,只要能讓更多人了解腫瘤,他都愿意試試。他還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兒童腫瘤科普網站,編寫了百萬字量級的科普資料。一個清華背景的癌癥生物學家,進入公益領域有啥意義?他說:“其實科研圈少我一個不少,但是公益這一塊,沒有太多科學家來做。尤其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來說,看到空白的東西就會想去解決。”
            故事二:上大學時,鄔建安覺得自己跟中國傳統文化之間有很深的隔閡。“所以,當西方現當代藝術來的時候,你就會拼命地擁抱它們,覺得那好像是解救的藥方。”直到看到被自己冷落的文化受到歐洲友人青睞時,鄔建安才逐漸意識到,我們的傳統文化是個寶藏,只不過他當時沒看明白。現在他的感慨是:“為什么我那么走運,是一個中國人?”此后,他一直將當代藝術的美學氣質帶入中國民間藝術傳統中,讓傳統藝術迸發出新的生命力。
            (1)宣傳他們的故事能給社會帶來什么影響?
            (2)讓自己的夢想跟國家、社會的需要擁抱,他們的故事給年少筑夢的你帶來什么啟發?

            發布:2024/12/28 4:0:1組卷:10引用:4難度:0.8
          • 3.“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作為中學生,我們在追夢路上需要做到知行合一,不可離開親躬實踐而空談為學。下列名言與這一要求相一致的是(  )
            ①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②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③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④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發布:2024/12/28 3:0:1組卷:82引用:4難度:0.8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