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稻生態園區在水稻種植過程中采用“稻—蟹混養”模式,在稻田中投放適量河蟹。河蟹取食水稻及稗草(一種雜草),啃食水稻的稻苞蟲和稻蝗也是它們的“美味佳肴”。相對于單一的水稻種植,“稻—蟹混養”模式不僅增加了經濟效益,也體現了綠色環保的生態農業理念。請回答下列問題:
(1)“稻—蟹”生態系統屬于農田生態系統,是由水稻、河蟹、細菌等生物和 非生物非生物共同組成的統一的整體。
(2)水稻和稗草能為其他生物提供 物質物質和能量,其體內能量的根本來源是 太陽能太陽能。
(3)相對于單一的水稻種植,“稻—蟹”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相對多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 自動調節自動調節能力。
【答案】非生物;物質;太陽能;自動調節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13 6:0:6組卷:7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森林生態系統具有“綠色水庫”的美稱,這與下列生理作用有密切關系的是( )
A.生長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蒸騰作用 發布:2024/12/12 15:0:4組卷:6引用:1難度:0.8 -
2.生態系統中被稱為“地球之腎”和“地球之肺”的分別是( )
A.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 B.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 C.海洋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 D.濕地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 發布:2024/12/16 13:30:3組卷:25引用:14難度:0.7 -
3.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一一江西省鄱陽湖,作為特殊的濕地生態系統能夠涵養水源、調蓄洪水,調節氣候,被譽為( )
A.地球之肺 B.綠色水庫 C.地球之腎 D.地球之心 發布:2024/11/8 6:0:3組卷:67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