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棕壤是發育于暖溫帶濕潤氣候區落葉林下的土壤,其土層呈鮮棕色,有機質含量高。在我國主要分布于中國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等地區,所處地形主要為低山丘陵,成土母質多為花崗巖、片麻巖及頁巖的風化產物。
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地區的土壤為磚紅壤,有機質含量非常低,呈酸性、黏重。早期歐洲殖民者在巴西亞馬孫河流域發現,當地印第安人在一種與自然土壤迥異的黑色土壤上耕作。據研究,這種黑色土壤是人工土壤,主要成分是生物炭(讓木材、稻草或者農作物廢棄物在缺氧的環境下燃燒,得到的物質就是生物炭)。如圖為“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示意圖”。
(1)說出棕壤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
(2)據圖分析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土壤貧瘠的原因。
(3)簡述當地印第安人用生物炭改良土壤的作用。
【答案】(1)氣候、植被(溫帶落葉林)、地形、成土母質(巖石)等。
(2)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全年高溫多雨,枯枝落葉等有機質分解快,養分積累少;土壤淋溶作用強烈,養分大量流失,地表徑流也帶走部分養分;雨林植被高大茂密,養分循環旺盛,大部分養分儲存在植物體內,土壤養分少。
(3)生物炭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透氣、透水性,降低黏重,改變土壤的顏色。
(2)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全年高溫多雨,枯枝落葉等有機質分解快,養分積累少;土壤淋溶作用強烈,養分大量流失,地表徑流也帶走部分養分;雨林植被高大茂密,養分循環旺盛,大部分養分儲存在植物體內,土壤養分少。
(3)生物炭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透氣、透水性,降低黏重,改變土壤的顏色。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2/8 3:30:1組卷:12引用:3難度:0.5
相似題
-
1.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壤表層鹽分流失。如圖為江南丘陵某研究區紅壤在不同措施下(均不施肥)的實驗結果。該實驗結果表明,與①處理措施相比( )
A.②處理措施使土壤有機質增加,利于水土保持 B.③處理措施使土壤酸性增大,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 C.②處理措施使水土流失加劇,土壤酸性增大 D.③處理措施使水土流失減輕,土壤呈堿性 發布:2024/12/31 17:30:2組卷:4引用:1難度:0.6 -
2.捷列克河是俄羅斯北高加索東部的河流。讀捷列克河所在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捷列克河三角洲廣泛分布著鹽漬化土壤,分析其成因。
(2)試分析土壤鹽漬化對當地農業生產的影響。
(3)說明防治土壤鹽漬化的措施。發布:2024/12/31 18:0:1組卷:16引用:2難度:0.6 -
3.讀圖,①、②、③代表的土壤類型依次是( )
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 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 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 發布:2024/12/31 17:0:2組卷:365引用:10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