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了解全校學生的視力情況,小穎、小麗、小萍三名同學分別設計了一個方案:
小穎:檢測出全班同學的視力,以此推斷出全校同學的視力情況;
小麗:在校醫務室發現了前年全校各班的視力檢查表,以此推斷出全校同學的視力情況;
小萍:在全校每個年級抽取一個班,再在每個班抽取10名學號為5的倍數的學生,記錄他們的視力情況,從而估計全校學生的視力情況.
問:這三種做法哪一種比較好,為什么?從這個事例中你體會出要想得到比較準確的估計結果,在收集數據時應注意些什么?
【考點】抽樣調查的可靠性.
【答案】小萍的做法比較好,理由詳見解答,在收集數據時,抽樣應該具有代表性和廣泛性,確保抽樣的可靠性.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86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為了解某初中學校學生的視力情況,需要抽取部分學生進行調查,下列抽取方法最合適的是( )
A.隨機抽取一個班級的學生 B.隨機抽取一個年級的學生 C.隨機抽取一部分男生 D.在全校每個班級中隨機抽取10%的學生 發布:2025/5/23 8:30:2組卷:264引用:7難度:0.9 -
2.小明、小紅、小亮三名同學想要了解本市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他們各自進行了如下調查.
小明:周末去醫院隨機詢問了100個老年人的健康狀況.
小紅:放學之后去廣場上隨機詢問了100名跳廣場舞的老年人的健康狀況.
小亮:放學后在本市區隨機詢問了100名老年人的健康狀況.
他們三個的調查結果,同學的更可靠.(填“小明”“小紅”或“小亮”)發布:2025/5/25 19:0:2組卷:333引用:10難度:0.7 -
3.2015年3月5日北京晚報報道,在小學生和中學生中平均每周注視熒光屏時間5小時以內的只有10%,時間超過12小時的占到了55%.張旭同學想了解六所中學6000名學生一周內注視熒光屏所用時間的情況,已知六所中學的學生分別有:900名,840名,1100名,1120名,1060名,980名.
(1)若張旭同學調查了六所中學中300名學生一周內注視熒光屏所用的時間,求張旭同學是按多少比例抽樣的?
(2)為了保證樣本具有較好的代表性,這六所中學應該分別調查多少名學生?發布:2024/11/20 8:0:2組卷:1222引用:6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