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強則國家強。”為迎接第10個國家憲法日的到來,某校法治探究小組決定在全校開展一次主題探究活動。
          ▲感悟立法成就
          十年來,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截止2023年6月底,我國制定修改法律行政法規740余件次,現行有效法律297件、行政法規598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趨科學完善。
          編纂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民法典;國家安全、衛生健康、公共文化等重要領域法律相繼制定出臺;生態環境、教育科技等重要領域的法律進行了系統全面修訂;網絡信息、生物安全等新興領域立法取得突破;涉外領域立法不斷加強。
          發揮立、改、廢、釋、暴在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渠道,確保立法項目的確定,法律草案的起草、審議、通過等各個環節都能夠聽到來自人民群眾的聲音;搭建基層人民群眾參與國家立法的“直通車”一一建立基層立法聯系點。
          (1)結合材料,說明新時代我立法工作呈現出哪些新變化?
          (2)看到我國的立法成就,有同學認為:推進科學立法,構建完備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法治中國就能建成。對這一觀點你是怎么看的?
          ▲堅持法治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全面依法治國思想領航、舉旗定向的十年,是謀篇布局、立柱架梁的十年,是踔厲奮發、成就輝煌的十年。“其中最重要的標志性成果就是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并將此確立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
          (3)作為中學生,我們應如何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建設法治中國貢獻力量?

          【答案】(1)①立法數量大幅增加。②多個領域立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益完備。③立法形式更加豐富多樣。④立法過程體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等等
          (2)該觀點錯誤。推進科學立法,有利于建設法治中國,但建設法治中國還需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需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而作為政府要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等。
          (3)①認真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領會其精神內涵,提高自身的法治素養。②積極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增強人們的法治意識,樹立法治觀念。③生活中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16 16:0:2組卷:13引用:2難度:0.4
          相似題
          • 1.2016年9月12日,《中國司法領域人權保障的新進展》白皮書指出:中國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等法律原則,積極防范和糾正冤假錯案。這表明在建設法治中國的過程中,我國在努力實現(  )

            發布:2024/12/28 1:30:1組卷:11引用:2難度:0.8
          • 2.面對人民群眾關注的“難點”“痛點”,近年來我國制定或者修改了網絡安全法、環境保護法、食品安全法、行政訴訟法等這些修訂說明我國(  )
            ①正在不斷完善法律體系
            ②努力使每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
            ③使每個司法案件都體現絕對公平正義
            ④使每位公民都能直接參與法律的制定或者修改

            發布:2024/12/28 0:0:1組卷:139引用:8難度:0.7
          • 3.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工作規則》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2018年工作要點》。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修訂草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訂草案》。根據上述信息,我們可以推斷(  )
            ①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②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履行制定法律法規的職能
            ③有助于促進司法機關公正司法,積極履行行政的職責
            ④我國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發布:2024/12/28 0:0:1組卷:43引用:8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