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氫能源擔負著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使命。氫氣可用天然氣制取,這種方法制取的氫氣中常混有CO2和CO,為了證明混合氣體中H2、CO2、CO三種氣體都存在,某化學實驗小組設計如圖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查閱資料】無水硫酸銅是白色粉末,吸水后變藍;堿石灰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鈣與氫氧化鈉的固體混合物;氫氣具有還原性。

          (1)A裝置的作用是
          驗證并除去CO2
          驗證并除去CO2
          ,某同學提出不可以用足量NaOH溶液替代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理由是
          氫氧化鈉溶液和CO2反應沒有現象,無法證明原混合氣體中有CO2
          氫氧化鈉溶液和CO2反應沒有現象,無法證明原混合氣體中有CO2
          。
          (2)裝置B中發生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uO+H2
          Cu+H2O
          CuO+H2
          Cu+H2O
          。
          (3)裝置C中實驗現象是
          固體由白色變成藍色
          固體由白色變成藍色
          ,同學們認為C裝置中的現象可證明氫氣的存在,小剛同學提出不同觀點,他認為還得改進實驗才能根據C中的現象確定氫氣的存在,你認為怎么改進?
          在裝置A和裝置B中間加一個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在裝置A和裝置B中間加一個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4)裝置D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裝置C與D的順序不能否顛倒的原因是什么?
          C與D顛倒,無法檢驗氫氣的存在
          C與D顛倒,無法檢驗氫氣的存在
          。
          (5)利用上述實驗裝置(把其中的D裝置換成裝有足量堿石灰的干燥管),仿照上述,實驗過程,通過定量的方法確定一氧化碳存在(水蒸氣被C裝置完全吸收)。若反應前D裝置的總質量為m1g,完全吸收后裝置D的總質量為m2g,則混合氣體中CO的質量是
          7
          11
          (m2-m1
          7
          11
          (m2-m1
          (用m1、m2表示)。

          【答案】驗證并除去CO2;氫氧化鈉溶液和CO2反應沒有現象,無法證明原混合氣體中有CO2;CuO+H2
          Cu+H2O;固體由白色變成藍色;在裝置A和裝置B中間加一個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CO2+Ca(OH)2=CaCO3↓+H2O;C與D顛倒,無法檢驗氫氣的存在;
          7
          11
          (m2-m1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65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鑒別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三瓶氣體的最好方法是( ?。?/h2>

            發布:2024/12/24 9:30:1組卷:28引用:4難度:0.4
          • 2.下列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達不到實驗目的是( ?。?/h2>

            發布:2024/12/24 12:0:2組卷:190引用:29難度:0.7
          • 3.有一混合氣體成分可能含有水蒸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氫氣,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設計實驗探究混合氣體的成分。(裝置可以重復使用,除雜試劑均足量)

            (1)檢驗混合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應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裝置
             
            。
            (2)若檢驗氣體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可將該氣體依次通過裝置
             
            。出現
             
            現象,證明混合氣體中含有一氧化碳。
            (3)將氣體依次通過裝置
             
            ,可一次性確定該氣體的成分。

            發布:2024/12/25 14:0:2組卷:98引用:4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