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環渤海經濟圈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業群、港口群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該經濟圈土地占全國比例約為5.4%,人口約為17.5%,國民生產總值約占26.2%。
材料二:“環渤海部分地區礦產、交通示意圖”(甲圖)。
材料三:2013年2月14日,中央氣象臺發布霧霾預報:今日,我國華北、黃淮等地又將出現霧霾天氣(如乙圖)。據研究表明,霧霾天氣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污染物排放量大,污染源主要有:工業生產排放的各種有害物質,燃煤排放物,機動車尾氣排放和建筑工地的揚塵。

(1)甲圖中A是我國遼中南遼中南工業基地,B為太行山太行山山脈,C是通過我們咸寧市的京廣京廣鐵路(填鐵路線名稱)。
(2)霧霾天氣導致交通事故高發、高速封閉、飛機停飛等,不僅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交通出行,而且嚴重危害身體健康。為改善霧霾天氣,下列措施不正確的是DD。
A.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的使用
B.優化產業結構,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業
C.倡導綠色出行,減少汽車尾氣排放
D.杜絕建筑施工,減少工地揚塵
(3)2013年2月14日,環渤海經濟圈成為當天的霧霾主要重災區,請結合相關材料,試分析該地區形成霧霾天氣的地理因素?環渤海經濟圈工業發達,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多,生產排放大量污染物;地處北方地區,工業生產和冬季生活取暖用煤量大,燃燒排放量大;該地人口密集,機動車數量龐大,尾氣排放量驚人;城市集中且規模較大,城市建設廣布,揚塵危害大環渤海經濟圈工業發達,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多,生產排放大量污染物;地處北方地區,工業生產和冬季生活取暖用煤量大,燃燒排放量大;該地人口密集,機動車數量龐大,尾氣排放量驚人;城市集中且規模較大,城市建設廣布,揚塵危害大。(提示:從霧霾成因的角度思考)
【考點】環渤海區域工業的發展.
【答案】遼中南;太行山;京廣;D;環渤海經濟圈工業發達,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多,生產排放大量污染物;地處北方地區,工業生產和冬季生活取暖用煤量大,燃燒排放量大;該地人口密集,機動車數量龐大,尾氣排放量驚人;城市集中且規模較大,城市建設廣布,揚塵危害大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62引用:28難度:0.1
相似題
-
1.如圖示意我國環渤海地區,讀圖回答問題。
(1)河流A是
(2)山脈B是
(3)C區域是發布:2024/8/4 8:0:9組卷:9引用:2難度:0.4 -
2.讀“環渤海經濟圈簡圖”和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國又一工業密集區——環渤海經濟圈已形成,它將帶動我國北方地區經濟迅速發展,這里人口占全國的17.5%,國內生產總值占全國的26.25%,水資源占全國的3.54%。
(1)環渤海經濟圈臨渤海和
(2)環渤海經濟圈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是:
(3)由材料可知,制約環渤海經濟圈經濟發展的因素是缺乏
(4)“碳達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開始下降;“碳中和”指企業、團體或個人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雙碳”背景下,請你為環渤海經濟圈高質量發展提出自己的建議:發布:2024/9/18 3:0:9組卷:14引用:1難度:0.5 -
3.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環渤海地區人口、國民生產總值、水資源在全國所占比例情況表。內容 人口 國民生產總值 水資源 約占全國比例(%) 17.5 26.2 3.54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山脈A是
(2)利用圖中信息,寫出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
(3)根據圖中信息,說明北京的地勢特點是
(4)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建設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城市環境,是北京今后城市發展的方向。試分析北京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條件是
(5)據材料一分析可知:
(6)圖示區域的工業基地是發布:2024/12/26 12:30:1組卷:28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