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身邊的問題】
          我們在學校、社會生活中通常總會遇到各種事情或問題。閱讀下列三個情境,回答問題。
          情境一:
          考試時,你發現小明同學把復印縮小的材料帶入考場準備偷看。
          (1)請運用所學知識評析小明的行為。
          情境二:
          放學的時候,小張和小王同學騎飛車、闖紅燈,在馬路上追逐打鬧,被交警及時阻攔,并批評教育。
          (2)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從兩種不同分類方法分析情境二中同學的行為屬于什么違法行為。
          情境三:
          班里的一些男生給同學取難聽的綽號,取笑同學。
          (3)當你看到這一現象你會怎么做?請說明理由。

          【答案】(1)小明復印縮小的材料帶入考場的行為是錯誤的,是不誠信的表現,誠實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我們要樹立誠信意識,真誠待人,信守承諾,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
          (2)①騎飛車、闖紅燈、在馬路上追逐打鬧違反了交通法規,屬于行政違法行為。②被交警及時阻攔,并未造成嚴重后果,對社會的危害相對輕微,屬于一般違法行為。
          (3)做法:告訴他們不要給同學取不好聽的綽號,自己也不參與。理由: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①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②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2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啟示我們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  )

            發布:2024/12/28 2:30:1組卷:61引用:10難度:0.7
          • 2.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圍繞以“建設誠信中國,你我共同參與”為主題開展小組探究學習活動,以下是同學們收集到的信息,請你參與活動。
            信息一:國無信則衰,社會成員之間以誠相待、以信為本,能夠增進社會互信,減少社會矛盾,凈化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能夠降低社會交往和市場交易成本,積累社會資本;能夠提高國家的形象和聲譽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信息二:漫畫

            信息三: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我分析)(1)上述三則信息分別說明了什么?
            (我歸納)(2)三則信息共同說明了什么?
            (我踐行)(3)我與誠信同行,中學生應該如何踐行誠信?

            發布:2024/12/28 2:0:1組卷:3引用:8難度:0.4
          • 3.進入11月以來,重慶出現本地新增確診新冠患者,為落實疫情防控要求,根據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決定,在全區范圍內排查10月22日以來從市外及九龍坡區、巴南區、兩江新區、長行區、渝北區、沙坪壩區來梁返梁人員,凡符合以上時間節點及地區的來梁返梁人員,需進行一次核酸檢測。以下是幾位同學的對話,請你閱讀并根據相關知識回答。

            請運用誠信、責任的相關知識,給漫畫《核酸風波》設計一個結局并談談理由。

            發布:2024/12/28 2:30:1組卷:1引用:4難度:0.2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