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規定“引體向上”是初中男生必測項目,理解其中的原理能幫助制定科學的訓練方法。

          (1)引體向上可以同時鍛煉多塊肌肉。據圖甲分析,引體向上時,背闊肌
          收縮
          收縮
          (填“收縮”或“舒張”),牽引肱骨繞
          關節
          關節
          活動,使軀體向上臂方向靠攏。要完成圖乙動作不僅要靠
          運動
          運動
          系統來完成,還需要其它系統如
          神經
          神經
          系統的調節。
          (2)隨著運動量的增加,肋間肌、膈肌和心肌的收縮頻率加快,使呼吸頻率和血液循環速度提高,以滿足肌肉細胞對氧氣和營養物質的需要。說明運動所需的能量,有賴于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和
          消化
          消化
          系統等系統的配合。如圖丙能正確表示血液流經骨骼肌時氧含量變化的是
          B
          B
          (填字母)。
          (3)骨在運動系統中承擔著“杠桿”作用這與骨具有較強的韌性和硬度密切相關。為了研究骨的韌性和硬度與運動的關系,研究者用大鼠進行了為期六周的運動實驗實驗處理及結果如下表所示。
          不運動組 低強度運動組 高強度運動組
          骨重量(g)[骨硬度指標] 1.08 1.23 1.06
          最大負荷量(N)(骨強度指標] 109.64 110.23 94.54
          彈性撓度(mm)(骨韌性指標] 0.41 0.5 0.46
          本實驗的對照組是
          不運動組
          不運動組
          ,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
          低強度運動有利于增強骨的韌性和硬度
          低強度運動有利于增強骨的韌性和硬度

          【答案】收縮;關節;運動;神經;消化;B;不運動組;低強度運動有利于增強骨的韌性和硬度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25引用:2難度:0.4
          相似題
          • 1.青蛙是兩棲動物的代表,它不僅具有很高的生態價值,也具有一定的科研價值,是人們研究動物的運動、進化等方面的重要材料。
            (1)青蛙的幼體為蝌蚪,生活在水中,發育過程中鰓和尾逐漸消失,長出
             
            和四肢,成體可以在陸地生活。根據蛙的生殖發育特點分析,它不能脫離水環境限制的原因是
             
            和幼體的發育必須在水中。
            (2)青蛙運動系統的構成與人類相似。其運動能力強,善于跳躍,是因為后肢有發達的肌肉,可通過肌肉的收縮牽拉
             
             
            運動。
            (3)如圖為蛙后肢腓腸肌示意圖,圖中①是
             
            ,②是肌腱。解剖腓腸肌后發現,除了肌肉組織,其中還有能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的血液,這屬于結締組織;也有能接受刺激和產生興奮的
             
            組織。
            (4)青蛙的跳躍除了運動系統參與外,主要由
             
            系統和內分泌系統進行調節,此外還需要
             
            系統(任意寫出一個即可)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發布:2025/1/13 8:0:2組卷:22引用:1難度:0.4
          • 2.當我們在翻書時,需完成手腕的翻轉動作。下列關于翻書動作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13 7:0:2組卷:93引用:9難度:0.5
          • 3.在投籃動作中,起支點和動力作用的結構依次是(  )

            發布:2024/12/25 14:0:5組卷:9引用:3難度:0.9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