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湟魚是青海湖獨有的魚類,主要分布在青海湖中水域較淺的西北部。每年春夏之交,湟魚需洄游到淡水河中產卵繁衍。20世紀50年代前,青海湖湟魚資源非常豐富,但近年由于人類活動干擾,湟魚數量銳減,已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材料二:有關數據表明,自1961年以來,青海湖水位變化明顯,對該區域的生態環境影響較大。
材料三:圖1為青海湖水系分布示意圖,圖2為1961-2021年青海湖年平均水位變化趨勢圖。

(1)試分析湟魚主要分布于青海湖西北部的自然原因。
(2)簡析布哈河上的河壩對湟魚生存的不利影響。
(3)指出自1961年到2021年以來青海湖水位變化特點,并推測2005年以來青海湖水位變化的人為原因。
(4)簡述青海湖面積擴大對當地生態環境的意義。
【考點】森林、濕地等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答案】(1)青海湖西北部入湖河流多,是湟魚洄游的主要通道,洄游規模大,繁殖量大;入湖河流帶來營養鹽類,浮游生物較多,為湟魚提供豐富餌料;青海湖西北部水域較淺,光照充足,水溫較高,利于魚類生長。
(2)建壩阻擋湟魚春夏洄游產卵;入湖水量減少,青海湖萎縮,湟魚生存空間減少;入湖營養鹽類減少,浮游生物減少,導致湟魚餌料缺乏;入湖水量減少,湖水鹽度增大,威脅湟魚生存環境。
(3)變化趨勢:先降后增。
人為原因: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建立了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采取了一系列生態治理措施,如退耕還林還草、草場減畜封育、生態植被人為修復等;有計劃拆除了部分水壩。
(4)蒸發量增大,氣候趨于濕潤;有利于植被覆蓋率提高;抑制了荒漠化的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增加生物多樣性。
(2)建壩阻擋湟魚春夏洄游產卵;入湖水量減少,青海湖萎縮,湟魚生存空間減少;入湖營養鹽類減少,浮游生物減少,導致湟魚餌料缺乏;入湖水量減少,湖水鹽度增大,威脅湟魚生存環境。
(3)變化趨勢:先降后增。
人為原因: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建立了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采取了一系列生態治理措施,如退耕還林還草、草場減畜封育、生態植被人為修復等;有計劃拆除了部分水壩。
(4)蒸發量增大,氣候趨于濕潤;有利于植被覆蓋率提高;抑制了荒漠化的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增加生物多樣性。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2/31 6:0:1組卷:2引用:5難度:0.2
相似題
-
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英國南部的埃克斯河,源于埃克斯穆爾高地,全長82.7km。如圖1為埃克斯河索維通水文觀測站上游的流域范圍示意圖及資料手冊。
材料二:圖2為索維通水文觀測站監測的埃克斯河2013年流量變化曲線圖。
材料三:幾十年來,為了便于在埃克斯穆爾的沼澤地開展農耕活動,當地挖掘了眾多排水溝渠,形成了廣闊的排水溝渠網。但近年來,當地實施了“埃克斯穆爾沼澤地工程,恢復沼澤濕地環境。
(1)描述埃克斯河“一次洪水過程”流量變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結合材料三推測該流域上游可能出現的環境危機。
(3)說明“埃克斯穆爾沼澤地”工程的意義。發布:2024/12/31 19:0:1組卷:2引用:4難度:0.6 -
2.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波多黎各位于加勒比海的大安的列斯群島東部,山地和丘陵占全島面積的四分之三,這里分布著西半球最古老的熱帶雨林。20世紀初期,伴隨著人口的增加,熱帶雨林面積急劇縮減。在過去的60年中,波多黎各由主要依靠農業轉變為以制造業和服務業。為主的工業經濟,農業結構從原來的甘蔗、咖啡和煙草種植轉變為咖啡生產、家禽和牲畜喂養。如圖示意波多黎各地理位置及其地理要素分布。
(1)指出圖中所示地區的山脈走向,并說明判斷理由。
(2)試分析該地熱帶雨林大面積分布的原因。
(3)推測20世紀初期波多黎各熱帶雨林面積縮減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危害。
(4)簡述波多黎各經濟結構的轉變及其對熱帶雨林的積極影響。發布:2025/1/2 8:0:1組卷:8引用:2難度:0.5 -
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新疆賽里木湖(如圖)海拔約2073米,全年盛行偏西風,流域內年降水量約257毫米,湖面年蒸發量約550毫米(比我國西北內陸其他湖泊蒸發量小很多),結冰期長達6個月。近60年來,賽里木湖流域氣候暖濕化,湖水鹽度隨之變化。組成湖岸的多為粘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巖,近年來湖岸整體上出現坍塌趨勢,尤其以東岸坍塌最為嚴重。
(1)結合圖文材料,分析賽里木湖年內蒸發量小的原因。
(2)指出近60年來賽里木湖鹽度的變化趨勢,并從氣候角度說明原因。
(3)賽里木湖湖岸易坍塌且東岸最為嚴重,對上述現象做出合理解釋。發布:2024/12/31 19:0:1組卷:7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