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加強生態保護,改善生態環境,就要從植樹造林,保持生態平衡,凈化水質,改善空氣質量上下功夫。要實施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大規模進行增綠植綠,改善干旱少雨的問題。
請同學們利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回答下問題。
(1)多植樹造林,能有效增加森林的覆蓋率,樹多了植物可以通過 蒸騰蒸騰作用將水分通過葉片的氣孔氣孔散失到大氣當中。蒸發量大、空氣濕度增大,從而增加降雨量,能有效改善部分地區干旱少雨的狀況。
(2)在移栽樹苗時,為了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常常有兩種措施:①帶土移栽,②剪掉移栽植物的部分葉片。其中措施①能 保護幼根和根毛保護幼根和根毛;措施②能 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散失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散失。
(3)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 成熟成熟區,然后通過根中的 輸導輸導組織,將水分運輸到地上部分。
(4)樹木不僅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吸收空氣中的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還向空氣中釋放 氧氣氧氣,保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還能凈化空氣,吸收空氣中的有害物質二氧化硫,能減少酸雨的形成等,所以植樹造林好處多多。
(5)晨練不去樹林,是因為早上樹林中樹木的 呼吸呼吸作用消耗較多的 氧氣氧氣,使周圍環境的空氣不如傍晚清新。
【答案】蒸騰;氣孔;保護幼根和根毛;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散失;成熟;輸導;二氧化碳;氧氣;呼吸;氧氣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2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圖一代表水分的吸收、運輸和散失的過程。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圖二中①②分別代表什么結構?
(2)能控制圖二中①結構開閉的是
(3)圖二中含有葉綠體的細胞有哪些?
(4)通過莖的
(5)取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兩個枝條A、B,放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24小時(如圖三裝置所示)。
①滴加油滴的作用是
②兩個量筒的液面會出現什么差異?
③此實驗的設計有明顯的缺陷,如何改進?
④移栽樹苗常要剪去大量的枝葉,這是為了
(6)植物主要通過根吸收水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7)請寫出圖四中根尖序號代表的結構名稱:[1]發布:2024/12/16 8:0:1組卷:22引用:1難度:0.3 -
2.下列有關根尖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成熟區是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因為成熟區的根毛增大了吸水的表面積 B.幼根生長主要靠分生區細胞分裂增加細胞數量和成熟區細胞體積增大 C.根尖是幼根生長最快的部位 D.根冠主要起到保護的作用 發布:2024/12/16 13:30:3組卷:35引用:3難度:0.6 -
3.如圖為蘿卜幼苗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長白色“絨毛”的部位是蘿卜幼苗根尖的哪一部分?
(2)農諺說:“有收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其中的“肥”主要是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無機肥,無機肥中植物需求量較大的營養“三要素”分別是什么?發布:2024/12/1 8:0:1組卷: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