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法同行】
材料一:2021年3月29日是第26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各地學校以此為契機,舉行了一系列的活動,加強對學生安全知識的教育,讓同學們懂得處處注重安全的重要性。
材料二:2019年我國在未成年人保護領域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最高人民檢察院正式設立了未成年人檢察廳,實現了未成年人保護在司法領域改革突破,進一步夯實了未成年人保護的制度基石。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哪種保護?
材料三 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高票通過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該法將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這次修訂,條文從72條增至132條。新增了政府保護和網絡保護兩章,著力解決社會關注的未成年人侵害問題,包括監護人監護不力、學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問題。
(2)黨和國家為什么要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保護?
材料四 堅持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已經成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我們需要積極適應法治時代的要求,學會依法辦事,讓法律保護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與法律同行。
(3)法律的尊嚴無人能撼,建設法治中國,需要公民依法辦事,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學會依法辦事?
【答案】(1)材料一體現了學校保護,材料二體現了司法保護。
(2)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成為人類的共識等。③如果不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將會影響社會和諧。④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3)依法辦事,首先要樹立法治意識;其次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再次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2)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成為人類的共識等。③如果不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將會影響社會和諧。④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3)依法辦事,首先要樹立法治意識;其次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再次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4引用:1難度:0.3
相似題
-
1.各中小學積極組織全體學生收看心理健康教育視頻,這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
A.學校保護 B.社會保護 C.司法保護 D.家庭保護 發布:2024/12/28 3:30:1組卷:133引用:10難度:0.9 -
2.某校大明同學是社團新聞觀察員。他記錄了許多社會見間,其中反映了對未成年人進行學校保護的是( )
A.某校高年級學生幫助低年級學生完成清雪任務 B.某小學門口家長們按時接孩子們放學 C.本市的科技館免費向中小學生開放 D.某中學開展交通安全知識講座活動 發布:2024/12/21 6:30:3組卷:20引用:3難度:0.8 -
3.按照相關規定,每天早上到校,我們都會看到這樣的景象:學校領導和老師在校門口迎接同學們,量體溫,組織同學們有序進校門;警察、保安也早早到位,維持校門口的秩序。這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護、學校保護 B.學校保護、社會保護 C.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D.家庭保護、司法保護 發布:2024/12/17 3:0:1組卷:53引用:6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