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問題。
          【材料一】
                睡不好,身體就會很受傷——整日疲憊、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情緒不穩定,等等。2019年11月,波士頓大學科學家首次拍下大腦在睡著后的自我“洗腦”過程;血液周期性流出大腦——腦脊液趁機涌入—清除毒素(包括可致阿爾茨海默病的β淀粉樣蛋白),并且這種“清洗”活動只在睡覺時才能實現。該研究還證實,大腦衰老與睡眠期的腦波活動有關。
                是的,就像機器用一段時間需要檢修一樣,睡眠就是人體免疫系統的“系統維護”時間,如果總是貪黑、熬夜,大腦里的“垃圾”就會堆積。不要指望在周末睡個懶覺就能償還一周內欠下的睡眠債——《意識、睡眠與大腦》明確指出:睡眠不同于信用卡,被剝奪的睡眠無法補償。
          (摘自《瞭望》,有刪改)
          【材料二】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酒精消耗量越多,大腦健康受損越嚴重,且不存在“安全”的飲酒標準。有一項尚未經過同行評議的觀察性研究中,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英國約2.5萬人自我報告的酒精攝入量與他們的大腦掃描之間的關系。
                研究人員指出,飲酒對腦的灰質——大腦中“處理信息的重要區域”——有影響。喝酒越多的人,其灰質的量就越少。隨著年齡的增長,腦容量會減少,智力衰退會更嚴重。較小的腦容量也預示著在記憶力測試方面的表現較差。
                牛津大學臨床高級研究員阿尼婭?托皮瓦拉說說:“雖然酒精對腦容量減少的作用很小(0.8%),但它比其他‘可調整的’風險因素更重要。”可調整的風險因素是指“與衰老相比、你自己可以控制的”風險因素。研究小組還調查了特定的飲酒模式、飲料類型和其他健康條件是否對“飲酒對大腦健康的影響”產生了不同影響。他們發現,沒有“安全”的飲酒標準,也就是說,喝酒無論多少都比不喝更糟糕。他們還發現,沒有證據表明,酒的種類(葡萄酒、烈酒或啤酒等)影響了對大腦的傷害。
          (選自《參考消息》,有改動)
          【材料三】
                關于腦體聯系的一項革命性新見解揭示出,不單單是頭腦產生思維和情感,我們身體運動方式也對頭腦運轉方式產生重大影響。這開啟了眾多可能性,讓我們能以身體為工具改變思考和感受的方式。
                以你覺得輕松的速度跑步或散步,能讓頭腦放飛,因為腦前額葉的活動暫時減弱。這些腦區負責理性、線性思維,研究表明,減弱這些腦區的活動能讓更發散、更具創意的想法涌現。上述效果能延續至散步結束后至少15分鐘,因此研究人員推測在創意會之前散步可能有所助益。問題是,與一直坐著的人相比,散步者在解決線性問題的測試中稍遜一籌。有趣的是,即使是慢走,足底感受到的輕柔壓力都能對流向大腦的血液產生很大影響。研究表明,雙腳觸及地面時,腳上的動脈受到壓縮,從而加速血液流動,使得流向大腦的血液增加多達15%。實驗顯示,對血流促進效果最明顯的是步頻和心率同步達到每分鐘120次。
                深呼吸是最微小的運動,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你調節呼吸時,其實是在操控腦波,將其調整為空氣進出鼻腔的頻率。然而最近的研究顯示,同步化不止于此,還傳導至負責記憶等功能的腦區,以及負責計劃和決策的腦區。不同腦區之間協調而有節奏的活動能讓大腦更輕松地共享信息。部分研究人員相信,大腦與呼吸同步的能力或許是大腦處理信息方式的根本特征。
          (選自《新科學家》,有改動)
          (1)【材料一】中畫線句子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加點詞語是如何體現說明文語言特點的?
          飲酒對腦的灰質——大腦中“處理信息的重要區域”——有影響。
          (3)依據【材料三】內容。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你對“以身體為工具改變思考和感受的方式”的理解。
          (4)通過對以上三則材料的理解。概括出有哪些方法使大腦更健康。
          (5)選出下列對選文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
          B
          B

          A.雙腳觸及地面,使流向大腦的血液流速加快。流量加大,達到“洗腦”的效果。
          B.研究小組調查表明。無論喝何種類型的酒。還是喝多少酒。都會給大腦帶來傷害。
          C.研究人員對英國約25萬人的研究發現,喝酒多會使腦容量大量減少,智力衰退。
          D.我們調節呼吸頻率時,其實是在操控腦波,不同腦區之間協調能讓大腦共享信息。

          【答案】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54引用:7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問題。
                  材料一:2000年,全球成衣產量為500億件,2018年,產量猛增至1400億件,數量增加2倍。
                  成衣產量猛增是因為服裝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世紀90年代末,各大成衣品牌乘著全球化東風,開始在越南、孟加拉等生產成本低廉的國家設廠。如今,制衣廠甚至轉移到了埃塞俄比亞。該國紡織工人的工資全球最低,月薪折合人民幣僅181元左右,環保相關的法規條例以及工作環境要求都較為寬松。企業家便通過海外設廠的方式,生產海量服飾,再以低價傾銷。誠然,衣服的質量并不總是盡如人意,但有誰在乎呢?商家并不考慮衣服是否耐穿,他們的目的是刺激顧客多消費。
                  由于衣服售價低廉,人們的花銷沒有比20年前多出很多,所以對衣物的熱情只增不減。人們對穿著的熱愛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打擊”地球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如今的服裝產業已然是全球第二大污染行業、第三大耗水產業。服裝產業每年排放12億噸二氧化碳,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2%.這個數據看似不多,然而從原材料加工成紡織纖維,再織成布的過程中,許多原材料的生長、生產和制作也會造成污染。
                  例如:棉花等植物的生長需要大量的水,促進其生長的殺蟲劑和化肥會污染水域,導致有害水藻大量繁殖;皮毛產自動物,而動物的集中飼養要耗費大量資源,反芻動物還會排放溫室氣體甲烷;聚酯纖維、塑料等合成材料大多是以石油為原料制成的,而聚酯纖維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種制衣原材料,69%的衣物由其制成,生產和織造合成纖維釋放的二氧化碳是棉花的三倍;許多原材料是環保的,不過,把原材料變成絲線的化學過程中仍會有污染。
                  材料二:如今,我們的生活在快時尚或者說是“即穿即扔”時代:人們即使不會穿,仍不假思索地買買買。結果是,我們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扔掉一半以上的衣物,有些衣物可能只穿了三四次!一面是大量生產,一面是迅速淘汰,那些被淘汰的衣物大多得不到妥善處理。這種現象在全球普遍存在。據法國La fibre du tir網站一項調研表明:法國每年要售出多達62.4萬噸的衣物,其中38%會回流到回收點,最終只有10%能真正回收利用,其中不到1%會被重新制成其他衣物。那么,回收點中其余舊衣物的命運如何呢?它們大多數淪為碎布、樓房絕緣材料或者汽車工業用的毛氈(都是附加值不高的材料)。而那些未被回收的衣服去哪里了呢?可能丟進了垃圾桶,可能壓了箱底。小部分“幸運兒”會在法國的舊衣店里再次售賣,但更多的是賣到了非洲、印度等地,而舊衣物的大量傾銷,有時又會導致當地紡織市場失衡。
                  材料三:環保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廢物再利用。其實廢物也能重獲新生,搖粒絨就是用塑料瓶制成的。如果你覺得搖粒絨不夠時髦,就看看法國品牌“1083”去年10月推出的“無限牛仔褲”吧。該系列所用的全部材料,包括布料、拉鏈、紐扣,都源自海洋垃圾和塑料廢品。此外,產品還經過抗菌處理,可減少洗滌頻率,變得更加耐穿。“無限牛仔褲”一經問世,就引起業內人士的普通關注。在它的影響下,目前人們在尋找新型制衣原料方面仍在進行積極的探索。
            (1)概括材料一的說明內容。
            (2)材料一中加點詞語“近”是如何體現說明文語言特點的?
            (3)材料二中畫線句運用了哪兩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選出下列對選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服裝產業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僅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2%,可見它對環境的污染并不嚴重。
            B.“無限牛仔褲”將海洋垃圾、塑料廢品用作制衣原料,這可能會推動制衣原料的變革,也為環保做出了貢獻。
            C.人們對服裝的過度消費給舊衣物回收利用造成極大負擔,將舊衣物銷售到非洲、印度等地,會影響當地的紡織市場。
            D.服裝產業對環境的污染是客觀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稍加分析,不難發現,某些人為因素是可控的。
            (5)請你根據上述材料,提出兩條有關選購衣物的建議。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33引用:4難度:0.6
          • 2.閱讀下面的非連續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①2022年3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研究決定,推進“抗原篩查、核酸診斷”的監測模式,其中,核酸檢測是精準防控的有效手段,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確診依據。
            ??②目前,新冠病毒檢測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核酸檢測、抗體檢測、抗原檢測。
            ??③核酸檢測的對象是病原體的遺傳物質,如果檢測結果為陽性,說明病原體的遺傳物質存在于患者體內,患者正處于感染期。
            ??④抗體檢測的對象是患者體內免疫系統為應對新冠病毒感染而產生的抗體,如果檢測結果為陽性,說明患者體內存在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患者正處于感染期或已經康復。
            ??⑤抗原檢測的對象是病原體的組成蛋白,如果檢測結果為陽性,說明患者體內含有病原體的組成成分,患者正處于感染期。
            ??⑥核酸檢測具有早期診斷、靈敏度和特異性高等特點,是檢測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金標準”,具有不可替代性。
            ??⑦核酸檢測會受到病程、標本采集、檢測過程、檢測試劑等因素的影響,為提高檢測準確性,應規范采集標本,標本采集后盡快送檢。此外,對于大規模的篩查而言,最優采樣方法不僅要無創、便捷、檢出率高,還要便于收集、避免接觸、避免形成氣溶膠等引發交叉感染。
            【材料二】
            ??①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接受采訪時說,新冠病毒與其他病毒的區別在于其獨特的RNA基因組和病毒基因對應的蛋白。核酸檢測基于基因檢測,而抗原檢測基于病毒蛋白檢測。
            ??②抗原就像是病毒外面穿的“衣服”,核酸就是病毒里面的基因。抗原檢測是從抗體出發去測“衣服”,綜合特異性之后,就可以讓病毒顯示出來;而核酸檢測更為復雜,需要通過擴增來完成,因為有了擴增環節,核酸檢測的敏感性會更高,但相應的,獲得結果需要的時間就更長。
            ??③“抗原檢測作為補充手段用于特定人群的篩查,有利于提高早發現的能力。”河南省人民醫院檢驗科PCR(聚合酶鏈式反應)專業組負責人趙靜說,“相對于核酸檢測,抗原檢測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等優勢,普通民眾可以非常方便地實現居家自測,從而幫助我們快速發現一些感染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核酸采樣過程中可能的暴露風險,是核酸檢測的有益補充。”
            ??④為何這種檢測辦法那么好,但大家以前都用核酸檢測呢?張文宏解釋說,抗原檢測因為沒有擴增,敏感性要略微低一點,但一旦檢測出陽性,就會具有很強的價值。要想把疫情控制在非常低的傳播水平,就需要跟病毒比時間,病例發現得越早,病毒傳播得越少,隔離的速度越快,就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實現社會面“清零”。
            ??⑤對于哪些人適用抗原檢測,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定:一是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伴有呼吸道、發熱等癥狀且出現癥狀5天以內的人員;二是隔離觀察人員,包括居家隔離觀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離觀察、封控區和管控區內的人員;三是有抗原自我檢測需求的社區居民。
            (以上兩則材料改編自《科學之友》2022年5期)【材料三】
            ??12月11日,首屆大灣區科學論壇在廣州舉行。在主題為“科技戰勝疫情 共筑人類健康”的生命科學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致辭。
            ??鐘南山:中國的患病率是十萬分之九,跟別的國家相比,比如跟美國相比,是美國的1/1687,我們的病死率是十萬分之零點四,是美國1/619。這有科技、防疫的問題,也有人為的問題,對它是否重視,把它看成流感還是看成SARS一樣非常重要的疾病,要考慮到生命至上。最近由于一個新的病毒(奧密克戎)發生帶來新的問題,但很多國家都很早注意到這個問題,發現十幾例就采取措施,而且有些采取比較嚴格的管控措施。從一兩年的實踐經驗中慢慢體現中國的做法是對的,這是一個過程。
            (摘自《央廣網》)(1)材料一②~⑤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結合材料分析其作用。
            (2)如果給材料二加上標題,以下哪一個標題更準確?請結合材料具體說明理由。
            A.核酸檢測依然是“金標準”
            B.抗原檢測成疫情防控重要手段
            (3)學校開展全員核酸檢測采用哪種檢測方式更合理?請結合三則材料說明理由。
            (4)假如你是學校小記者,有機會采訪到鐘南山和張文宏兩位專家,請根據上述材料,選擇一位專家設計一道采訪題,并模擬專家進行現場回答。
            選擇專家
             

            我的采訪題:
             

            專家回答:
             

            發布:2024/12/27 2:30:1組卷:35引用:2難度:0.1
          • 3.閱讀下面三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A】記者專訪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秘書長楊宇光(節選)
                  記者: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天舟一號。
                  楊宇光:天舟一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首艘貨運飛船,采用兩艙構型,由貨物艙和推進艙組成。它總長10.6米,艙體最大直徑3.35米,起飛重量約13噸,物資上行能力約6噸,推進劑補加能力約為2噸,具備獨立飛行3個月的能力……其有效載荷比例在目前所有的貨運飛船中是最高的。
            【B】消息《天舟天宮順利對接》(節選)
                  本報北京4月22日電4月22日12時23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據了解,由我國自主研制的天舟一號,它的上行載貨比、貨物運輸、推進劑補加等綜合能力比肩甚至優于國際現役貨運飛船,快遞貨物經濟實惠。此次與天宮二號進入組合體飛行階段,將按計劃開展推進劑在軌補加,以及空間應用和航天技術等領域的多項實(試)驗。
            【C】天舟一號瘦身記
                  ①我是太空“快遞小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最近我承接了一項艱巨又光榮的任務,把貨物送到“客戶”——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手中。
                  ②我暗下決心,一定要運送更多的貨物給它。但我的“車”——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是固定的,若想運更多貨物,我必須在保證足夠強壯的同時,盡可能減肥。
                  ③減過肥的人都知道,腰部的贅肉是很難減下去的。而我的腰部是一個個連接框,為了將我高大的身軀牢固連接,這些連接框原先做得很厚實,顯得臃腫。因此,教練決定第一步就要幫我減腰部贅肉。
                  ④經過多次試驗,教練將我的腰部設計成鏤空形式,保留結構受力部分,去除非受力部分的“肉肉”,將腰部的重量降低到原來的50%左右,絲毫沒有影響腰部的結實程度。
                  ⑤我的教練十分嚴格,不僅不放過肉眼可見的腰部贅肉,連肉眼幾乎無法分辨的“皮下脂肪”也不放過。我的外部是一種壁板結構,壁板連接完成后,組成的密封空間就是裝貨物的肚子了。雖然壁板厚度只有不到3毫米,但是在教練看來,依然有減重的空間。他們嚴格控制加工溫度、切削速度等參數,盡量使壁板厚度貼近設計人員給出的公差下限。通過去除“皮下脂肪”,盡可能讓壁板變薄。由于壁板面積很大,即使去除A4紙那樣薄的一層“脂肪”,整艙的重量也會下降很多。這不,我的體重因此又減少了30千克左右。
                  ⑥為了裝更多的貨物,設計人員用貨架將我的肚子分成了許多區域。我的教練連這些貨架也沒放過,他們選用了輕質高強度材料組成貨架。“貨架面板”——儀器板,使用的是鋁合金蜂窩板;“貨架框架”——立梁,使用的是碳纖維材料。每一項改進都運用了先進而復雜的制造工藝。為此,研制人員采用了“無應力”裝配的方式,保證了貨架裝配誤差不超過2毫米。這些“鍛煉”讓我的肌肉又輕又強壯,我的瘦身計劃圓滿完成。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1)閱讀材料【B】,說說天舟一號要完成哪些任務。
            (2)材料【A】【C】都介紹了天舟一號,它們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3)閱讀材料【C】,回答下面問題。
            ①有人認為第⑤節畫線句多余,應刪去。你贊同嗎?請簡述理由。
            ②科研人員采用哪些方法為“快遞小哥”“瘦身”?
            (4)閱讀三則材料,談談你從中領悟到的科學精神。

            發布:2024/9/16 10:0:8組卷:185引用:10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