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在生態農業建設中,珠江三角洲某城鄉結合部利用農田、魚塘等,構建了含植物(蘆葦、藻類植物等)、動物(青魚、浮游動物等)、微生物等多種生物的人工濕地,用于治理由排放的糞便污水造成的環境污染,并將凈化后的水再排入自然水系,保護水體。經過幾年治理,該區域呈現“魚翔淺底”“水鳥翔集”等美麗景象,從而成為居民喜愛的濕地公園。請回答:
          (1)調查該魚塘中青魚的種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標記重捕法
          標記重捕法
          。魚塘每種生物都占據著相對穩定的
          生態位
          生態位
          ,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環境資源,這是群落中物種之間及生物與環境間
          協同進化
          協同進化
          的結果。
          (2)糞便污水中的含 P有機物被濕地的
          分解者
          分解者
           (生態系統成分)轉化為磷酸鹽,一部分被植物通過
          主動運輸
          主動運輸
           方式吸收進入體內,最終形成
          DNA、RNA、磷脂、ADP、ATP、NADPH
          DNA、RNA、磷脂、ADP、ATP、NADPH
           (寫出兩種)等有機物,各級消費者沿著
          食物鏈(網)
          食物鏈(網)
           捕食利用,從而將
          P元素以含P有機物
          P元素以含P有機物
           的形式進行傳遞。
          (3)濕地公園的建成,大大改善了該地區的生態環境,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也在增強,這種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于
          營養結構的復雜程度
          營養結構的復雜程度

          【答案】標記重捕法;生態位;協同進化;分解者;主動運輸;DNA、RNA、磷脂、ADP、ATP、NADPH;食物鏈(網);P元素以含P有機物;營養結構的復雜程度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7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稻鴨共作是一種綜合農業技術。鴨子可為水稻除草、控蟲、松土、供肥和提供刺激源,稻田為鴨提供充足的水、適量的食物以及勞作、棲息場所,最終獲得無公害、安全、優質的大米和鴨肉。以下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31 2:30:2組卷:25引用:3難度:0.7
          • 2.在水庫的上游,將廢棄農田和鹽堿地改造成大面積蘆葦濕地,通過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決城市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問題,使水庫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31 2:30:2組卷:45引用:10難度:0.7
          • 3.如圖是某地農民以沼氣為紐帶建立的農業生態系統。沼氣是有機物質在厭氧環境中,通過微生物發酵作用,產生的一種可燃性氣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有機物變成沼氣的過程主要分為兩道工序:首先是分解細菌將糞便、秸稈中的復雜有機物分解成簡單有機物和CO2,再在甲烷菌的作用下將CO2還原成甲烷,甲烷菌也從中獲得能量而生長。回答下列問題:
            (1)該系統有效促進了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
             
            的暢通,經濟、生態環境和社會效益的同步發展。通過實踐證明,這種生態系統較為理想,不僅有很好的生態效益,而且也為農民增加了經濟效益,體現生態經濟的原則是
             

            (2)沼氣池中參與發酵的甲烷菌是一種細菌,其可遺傳變異的主要來源是
             
            ,其性狀遺傳是否遵循孟德爾的基因分離定律?
             
            。為什么?
             

            (3)沼氣池中參與發酵的細菌在生態系統中的成分屬于
             
            ,該農業生態系統中應如何提高該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
             

            發布:2025/1/7 8:0:2組卷:0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