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中國傳統村落是指民國以前建村,建筑環境、建筑風貌、村落選址未有火的變動,具有獨特民俗民風,雖經歷久遠年代至今仍為人們服務的村落。傳統村落不僅有美學價值,而且對完善新農村規劃、提高城市建設水平都是有益借鑒。
材料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我國皖南古村落,以西遞、宏村為代表,保持了中國傳統的古村傳統的古村面貌,村莊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過,白墻黑瓦的古民居與秀美的田園風光融為一體,被譽為“桃花源里人家”。
材料三: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等因素的影響,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的地區,地形適宜,交通便利的地區,地形崎嶇,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發展。

(1)聚落是人們的聚居地,主要形式有兩大類,分別是 鄉村鄉村和 城市城市。讀圖一,從景觀特色看,皖南古村落屬于 鄉村鄉村聚落。
(2)鄉村和城市聚落有較大的差異,下列屬于鄉村景觀的是 CC。
①高樓林立,有許多商店、學校、醫院
②道路縱橫、車輛很多
③有農田、果樹、池塘
④人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例如種地、捕魚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3)閱讀材料三分析,聚落形成與發展與當地的自然條件密切相關,哪些地區不容易形成聚落 山區山區(說出一點即可)。
(4)分析圖二可知,ABC三地發展為聚落的共同條件是 靠近河流靠近河流。三地中最先發展為城市的應該是 BB地。
(5)由于自然和社會的原因,一些特色鮮明的傳統聚落正在逐漸減少,面對這種狀況,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DD。
A.保持原有的特色聚落,拒絕現代文明進入
B.為了游客,在傳統聚落附近大興土木,建設賓館和飯店
C.為了經濟開發區,拆掉古建筑群,大力建設商品樓、寫字樓等
D.在保原有特色的前提下修繕傳統聚落,禁止在原有的建筑上亂刻亂畫
【考點】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聚落的概念和類型:城市和鄉村.
【答案】鄉村;城市;鄉村;C;山區;靠近河流;B;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22 11:0:1組卷:34引用:2難度:0.4
相似題
-
1.一般來說,山區的村落比平原地區的村落( )
①規模大 ②規模小 ③民居分布緊密 ④民居分布分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發布:2024/12/26 14:0:2組卷:82引用:17難度:0.7 -
2.如圖傳統民居與地理環境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西亞民居厚墻加小窗,防寒風又保暖 B.東南亞竹樓架高結構,通風散熱防潮 C.窯洞鑿洞而建,省材省料,冬暖夏涼 D.北極冰屋雪磚壘砌,密封防寒風保暖 發布:2024/12/26 13:30:2組卷:363引用:4難度:0.5 -
3.圖中四個聚落中,最有可能發展成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發布:2024/12/26 13:30:2組卷:4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