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選文,完成問題。
(甲)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乙)
仙游記
顧況① 溫州人李庭等,大歷六年,入山斫樹,迷不知路,逢見漈水。漈水者,東越方言以掛泉為源。中有人煙雞犬之候。尋聲渡水忽到一處約在甌閩之間云古莽然之墟。有好田泉竹果藥,連棟架險,三百馀家。四面高山,回還深映。有象耕雁耘②,人甚知禮。野鳥名鴝,飛行似鶴,人舍中唯祭得殺,無故不得殺之,殺則地震。有一老人,為眾所伏,容貌甚和,歲收數百匹布,以備寒暑。②乍見外人,亦甚驚異。問所從來,袁、晁③賊平未,時政何若?具以實告。因曰:“愿來就居得否?”云:“此間地窄,不足以容。”為致飲食,申以主敬。既而辭行,斫樹記道。還家,及復前蹤,群山萬首,不可尋省。
【注釋】①顧況:唐代大臣、詩人、畫家。②象耕雁耘:傳說舜死蒼梧,有象為之耕;禹葬會稽,有雁為之耘。后來形容民俗古樸,有舜禹時代的遺風。③袁、晁:西漢袁盎與晁錯。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①才通人 僅僅、只。僅僅、只。
②悉如外人 全,都。全,都。
③以備寒暑 來,用來。來,用來。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DD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佛印絕類彌勒,……,神情與蘇黃不屬(《核舟記》) |
B.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與朱元思書》) |
C.為眾所伏 | 全石以為底 (《小石潭記》) |
D.及復前蹤 |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孫權勸學》) |
B
B
A.尋聲渡水/忽到一處/約在甌閩/之間云古莽然之墟
B.尋聲渡水/忽到一處/約在甌閩之間/云古莽然之墟
C.尋聲/渡水忽到一處/約在甌閩之間/云古莽然之墟
D.尋聲/渡水忽到一處/約在甌閩/之間云古莽然之墟
(4)用現代漢語翻譯兩段選文中劃直線的句子。
(5)有學者評價顧況的《仙游記》是“刻意擬仿”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請結合文章的情節分析此評價的原因。
【答案】僅僅、只。;全,都。;來,用來。;D;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8 8:0:9組卷:23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