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科普閱讀
          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中國科學家在水稻的育種和栽培等方面的研究有卓越的貢獻,其中袁隆平院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水稻栽培品種較多。水稻的穎果長5~12mm、厚2~3mm,有多種形狀和顏色,可為人類食用,經加工后稱大米。水稻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現象,主要表現在生長旺盛、根系發達、穗大粒多、抗逆性強等方面,因此,可以利用水稻的雜種優勢大幅度地提高水稻產量。
          在部分品種和原始的野生稻中,有一種非常罕見的個體叫做雄性不育株,即沒有花粉或者花粉不育,但雌蕊正常。科學家培育出了一種神奇的品種——光溫敏雄性不育系水稻,其生育能力是隨著光和溫度而變化:在長日照、高溫下,表現為雄性不育,這時所有正常品種都能與其傳粉和受精,形成雜交后代(即雜交種子);而在短日照、低溫下又變成了正常的水稻,可以進行自花傳粉和受精,完成繁殖。這種雜交水稻因為只有不育系和恢復系,而不需要保持系(中間體),所以稱兩系法雜交水稻(如圖)。
          目前,我們國家的雜交水稻技術蓬勃發展,水稻產量不斷攀升。超級雜交稻成果為中國糧食增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

          (1)水稻葉片通過
          光合
          光合
          作用制造的糖類,由
          篩管
          篩管
          (填“導管”或“篩管”)運輸到根、莖和果實等其他部位。
          (2)據材料可知,袁隆平院士首先發明的兩系法雜交技術,其中雄性不育株,即花蕊中
          雌蕊
          雌蕊
          發育正常,可知其在雜交的過程中提供的生殖細胞是
          卵細胞
          卵細胞

          (3)光溫敏雄性不育株其生育能力是隨著光和溫度而變化,圖中①的條件應該是
          短日照、低溫
          短日照、低溫
          。因此,雄性不育這一性狀是
          基因和環境
          基因和環境
          共同作用的結果。

          【答案】光合;篩管;雌蕊;卵細胞;短日照、低溫;基因和環境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7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如圖是被子植物從花發育成果實的過程,請回答問題。
            (1)圖甲①中的花粉落到③上的過程叫做
             
             
             
            是從開花到結出果實必須經歷的兩個重要過程。
            (2)花粉落到柱頭上以后,萌發產生
             
            ,穿過花柱直達胚珠,胚珠內有卵細胞,它跟來自花粉管的
             
            結合,形成受精卵。
            (3)圖乙表示桃的果實其中A是由
             
            發育來的。

            發布:2024/11/9 8:0:6組卷:0引用:1難度:0.5
          • 2.月季的花冠鮮艷、幽香四溢,月季花屬于(  )

            發布:2024/11/28 9:30:4組卷:122引用:2難度:0.7
          • 3.如圖圖一為玉米的傳粉示意圖,圖二為玉米的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玉米的花從花蕊的情況分析是
             
            ,圖一中玉米的傳粉方式是
             
            .若在傳粉時節正好遇上連陰雨的天氣,為了提高產量,可以采用
             
            的方法.
            (2)如果玉米果穗上共結出198粒玉米,則至少需要
             
            個花粉粒,每粒玉米都是由
             
            發育來的.
            (3)圖一中的a是由圖二中的
             
            發育來的,市場上所賣的玉米淀粉主要取自玉米的
             

            (4)玉米種子萌發成幼苗,長成完整的植物體的過程中,有機物的變化是
             

            發布:2024/11/12 8:0:1組卷:25引用:2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