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是我國重要的棉花生產基地,基于對高產的追求,大量投入農藥、化肥、水、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新疆氣象、土壤等自然條件并不利于棉種發芽、出土、成活,如土壤淋雨易板結不利于棉苗出土。為此,新疆不斷改進棉花播種方式,如膜上種植(土地覆膜之后機械打孔播種,再在種穴上覆土)和膜下種植(機械打孔播種之后再覆膜,出苗時需人工逐一撕開棉苗上部地膜)。北疆目前以雙膜覆蓋播種為主(如圖),在膜上種植的基礎上再覆蓋一層窄膜,窄膜根據棉苗生長需要可一次性揭開。

          (1)說明雙膜覆蓋播種較之其他兩種播種模式的優勢。
          (2)分析新疆棉花種植可能造成的主要環境問題。
          (3)從可持續發展角度為新疆棉花種植環節提出改進措施。

          【答案】(1)①雨水淋不到種穴,避免土壤板結;②減少棉苗破土壓力,增加出苗成活率;③增溫保水/墑效果更好,提高出苗率;④一次性揭開窄膜,降低勞動強度,節約生產成本。
          (2)①大量使用地膜,“白色污染”/地膜污染嚴重;②大量農藥、化肥,易導致水土污染,土壤質量下降;③大面積種植棉花,加劇水資源短缺。
          (3)①加快全程機械化進程,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②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如在南疆推廣雙膜覆蓋播種等;③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如GPS精準導航播種、智能滴灌、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等,提高資源利用率,增強災害、蟲害抵御能力等;④實施綠色優質發展,如借助生物措施治蟲,減少農藥使用量;回收、清理土壤中的殘膜/使用后的地膜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贛南地區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礦產資源豐富,其中離子型重稀土儲量居全國之首。近30年來,由于人類對贛南離子型稀土礦的開發利用,礦區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如表示意贛南離子型稀土礦開發利用不同工藝技術之間的對比。
            方法 開始使用時間 使用過程 資源利用率
            池浸法 20世紀70年代初 表土剝離━礦體開采一入池浸礦(用浸出劑滲浸置于浸出池(槽)中經過破碎的礦石,使其中有價組分轉入溶液的過程)一回收浸液—尾礦排棄 26%
            堆浸法 20世紀90年代后期 生產過程與池浸工藝基本相似,又被稱為放大的池浸工藝 30%~40%
            原地浸礦法 目前贛南地區利用此法的區域不足10% 不破壞礦體地表植被、不剝離表土開挖礦石的情況下,通過利用一系列淺井(淺槽)加入浸礦液,經過滲透和離子交換,有選擇地將礦石中的稀土離子浸出并回收 75%左右
            分析贛南地區稀土礦開發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

            發布:2024/12/31 19:0:1組卷:0引用:1難度:0.5
          • 2.我國東南部某城市,隨著經濟的發展,出現了一些環境問題。根據下述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4)題。
            資料一:氣溶膠粒子是指固體粒子、液體粒子或它們在氣體介質中形成的懸浮體.大氣中某些氣溶膠粒子達到一定程度時,可形成渾濁天氣現象,造成大氣污染。
            資料二:某城市三監測站各月平均渾濁天氣日數圖。

            資料三:某城市主要區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圖。

            (1)該市渾濁天氣出現日數最多的是
             
            月,出現日數最少的是
             
            月。
            (2)出現渾濁天氣的主要原因是
             
            (填正確項字母)。
            A.大量工業廢氣的排放
            B.交通運輸工具的增多
            C.連續的陰雨天氣
            D.近地面存在逆溫現象
            E.城市森林覆蓋率高
            (3)該市SO2污染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是
             
            。分析原因。
            (4)防治該市大氣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發布:2024/12/31 19:0:1組卷:51引用:3難度:0.3
          • 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發源于喜馬拉雅山脈的博多河貫穿整個孟加拉國,總流域面積約為31000km2。地形以平原和低矮丘陵為主,耕地面積廣。流域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分旱、雨兩季,博多河流域是孟加拉國的稻米主產區。孟加拉國人口約1.6億,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和工業區逐年擴張,加上流域特殊的地理自然特征,導致區域內生態環境問題頻發。如圖示意博多河流域。
            (1)簡述博多河流域種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條件。
            (2)說明博多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頻發的具體表現。
            (3)分析博多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頻發的主要原因。

            發布:2024/12/31 19:0:1組卷:1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