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土壤活力,保護土壤生物多樣性”是2020年12月5日“世界土壤日”的主題。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資料1:土壤的淋溶作用與降水有著直接的關系,降水越多,淋溶層越厚。圖1是不同氣候條件下(濕潤、半干旱、干旱)土壤剖面示意圖。圖2是土壤與成土母質、氣候、生物關系示意圖。

(1)圖1甲、乙、丙土壤剖面中,對應干旱氣候的是乙乙;從土壤有機質積累條件考慮,在氣候較寒冷的地區,甲甲土壤最利于有機質的積累。
(2)圖 2說明生物生物是影響土壤發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躍的因素;其殘體為土壤提供有機質;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機質又會轉化為腐殖腐殖質及簡單的無機物。
資料2:土壤有機碳是通過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質、動植物殘體和微生物體的合稱。某考察隊到素有新疆“濕島”之稱的伊犁河谷進行土壤剖面采樣調查,研究發現與同緯度的內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機碳含量明顯偏高。圖3是兩地的景觀照片。

(3)試從氣候、生物等方面,簡單分析伊犁河谷土壤有機碳含量偏高的自然原因。
(4)在伊犁河谷森林和草場的交錯帶,考察隊還發現了山脈的陰坡和陽坡有“陰陽臉”,這種自然現象的原因是DD(單項選擇)。
A.陰坡沒有冰川融水,只適合草場
B.陽坡因開墾和放牧,只留下草場
C.陰坡因光照較弱,適合生長常綠闊葉林
D.陽坡蒸發強,土壤濕度較小,多為草場
資料3:圖4是某學校學生在山區挖掘的土壤剖面。

(5)同學們選擇了遠離道路的坡地挖掘,原因是這里CC(單項選擇)。
①土壤肥沃
②地形適宜,工程量較小
③人為干擾較小
④植被類型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完成土壤剖面觀察后,同學們將土壤分層回填,目的是AA(單項選擇)。
A.減少對土壤的破壞
B.增加勞動實踐的強度
C.增加原土壤的肥力
D.豐富研究學習的內容
【答案】乙;甲;生物;腐殖;D;C;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20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清山花崗巖體位于三清山山體的中心部位,其平面形態呈不規則狀,在山體內出露面積約98km2。組成該山體的花崗巖水平節理及垂向節理發育,山體演變初期在內力作用主導下形成峰巒,后來外營力進一步沿節理破壞,逐漸發育成峰叢、峰柱、造型石等微地貌景觀。如圖示意三清山剖面及其演變過程。
(1)指出該山體①②過程中內力作用的具體表現。
(2)分析三清山花崗巖體大面積出露的原因。
(3)說明⑤階段該山體花崗巖造型石的形成過程。發布:2024/12/31 18:0:1組卷:12引用:5難度:0.6 -
2.中亞哈薩克斯坦東部的一些礦區土壤重金屬污染嚴重。科學家為研究重金屬元素在“水-土壤-植物”系統中的遷移,在某鉛鋅冶煉廠附近土壤剖面采樣分析(數據如表)。科學家還發現研究區的多種植物,尤其是白楊對重金屬有高度的富集作用。
樣品深度(cm) 鋅(mg/kg) 超標百分比(%) 鉛(mg/kg) 超標百分比(%) 0-26 976±60 42.2 1282±78 213 26-56 115±9 5 26±4 4.3 56-95 115±9 5 27±4 4.5 95-117 124±10 5.3 24±5 4 發布:2024/12/18 18:30:1組卷:55引用:8難度:0.6 -
3.如圖是不同氣候條件下風化殼深度變化示意圖,讀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a、b、c三條曲線,
(2)A、D、E、G四個地帶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
(3)一個發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
(4)B范圍內的氣候類型是
(5)D范圍內的植被類型是
(6)C、D兩個地帶不能發育森林植被的共同原因是發布:2024/12/31 6:30:1組卷:53引用:6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