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國南海海域分布著眾多珊瑚環礁,珊瑚環礁多由珊瑚蟲營造而成,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水溫22℃~28℃、光線充足、水質清潔的水域,弱堿性海水有利于珊瑚的形成。近年來,珊瑚礁的退化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如圖為珊瑚環礁形成過程示意圖。

          材料二:如圖為M礁,風大多砂,周圍海面無風三尺浪,海浪最高時達20多米,而潟湖里浪高僅有1米。礁盤內水體深20-30米,潟湖環境較好,礁盤以外約1公里處,水深達千米以上。近年來,M礁周邊海域的深海網箱養殖(水深20米以下)迅速發展。

          (1)描述圖示環礁形成的地質過程。
          (2)依據材料探究珊瑚礁生態系統退化的自然原因。
          (3)推測M礁周邊海域海浪強勁的原因。
          (4)簡述M礁西南部潮汐通道的作用。
          (5)你是否贊同在M礁周邊海域大力發展養殖業?請說明理由。

          【答案】(1)熱帶海域海底巖漿噴發,形成火山島;火山島周圍水體較淺,淺水環境適合珊瑚蟲生長,大批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淺海岸邊沉積,形成珊瑚礁;地殼垂直運動引起火山島地殼相對下沉(或海平面上升),環礁出露。
          (2)全球氣候變暖,海水表面溫度升高,影響珊瑚蟲生存,導致珊瑚礁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海洋酸化,珊瑚礁退化;地殼升降運動,珊瑚蟲缺少適宜生存的空間。
          (3)南海海域受東北、西南季風及夏秋季臺風影響,風大浪高;受外部海域海水影響,無風期易受涌浪影響形成強勁海浪;島礁周邊水深變淺,波長縮短,波高抬升,海浪強勁。
          (4)利于潟湖內外水體交換,保證水質優良;潟湖內形成優良避風港,潮汐通道為漁船提供入湖通道;可利用潮汐漲落水位差進行發電。
          (5)贊同:海域遼闊,養殖范圍廣闊;氣候條件優越,魚類養殖期較短;遠離大陸,不易受到工業污染,水質較好,魚類品質高;促進熱帶漁業發展,替代進口產品;國內外市場廣闊。
          或不贊同:M礁周邊夏秋季多臺風,風浪大;產品運輸距離較遠;大規模養殖容易破壞脆弱的生態環境。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28 22:0:2組卷:11引用:4難度:0.5
          相似題
          • 1.如圖示意亞洲東部某區域地質構造。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1)簡述圖示地區在花崗巖形成之前的地質作用過程。
            (2)指出①②兩地河流地貌類型,并描述②地地貌特征。
            (3)簡述F群島的形成原因。

            發布:2024/12/31 19:0:1組卷:3引用:4難度:0.5
          • 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地表形態是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如圖為我國某地區地質構造剖面圖。

            (1)推測圖示地區是否可能出現變質巖,并說明判斷依據。
            (2)甲、乙兩地都為山嶺,試分析其成因的差異。
            (3)簡析丙地兩側泥砂巖厚度差異顯著的主要原因。

            發布:2024/12/31 19:0:1組卷:1引用:3難度:0.5
          • 3.讀新月形沙丘等高線地形圖,判斷該地的主導風向(  )

            發布:2024/12/31 18:30:1組卷:40引用:4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