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圍繞“生命的思考”這一學習主題,老師提供了如下學習材料,供同學自主探究學習。閱讀材料,完成學習任務。
          材料一:他帶著夢的種子,去了遠方。
          2021年5月22日,“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世界糧食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中心名譽主任”“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為了這兩個“夢”,袁隆平一直沒有停下腳步,歷經半個世紀水稻研究,成為稻田的忠實守望者。這位耄耋老人給我們留下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材料二:一個人,一件事,一輩子
          考大學時,他想要學農,父母都不贊成,他說吃飯是第一件大事,沒有農民種田,就不能生存。最終說服了父母,他在西南農學院農學系,學習了四年,他說:“很多人對學農有想法,可我從來沒有后悔過學農”。
          畢業后,他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做農業科研,度過了自己人生中最難忘的18個年頭。他見過餓殍(piǎo,餓死的人),聽過無數次“金元寶比不上兩個饅頭”,這段經歷讓他下定決心,要用自己的專業研究出高產水稻,讓同胞們免受饑餓之苦。“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掌握到自己手上去,我們要擔當起來!”
          他把目光放在了雜交水稻上,即使當時的科學家都判定,這一領域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為了尋找天然雄性不育株的種子,袁隆平拿著放大鏡,對著試驗田里的萬千株稻穗,開始了大海撈針般的探索。特殊時期,他為了看住秧苗,干脆把種子綁在身上,用體溫催芽。
          無數次實驗,無數次失敗,他依然沒有放棄。1970年11月,終于在三亞找到了一株花粉敗育的野生稻“野敗”,為后來的研究鋪平了道路。1973年,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請結合課本《生命的思考》相關內容,聯系材料,談談你受到的啟發。

          【答案】“生命有時盡”: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抗拒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雖然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歸宿,它讓我們感激生命的獲得,我們要更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奮斗和奉獻之中。
          “創造精神財富”:在生命的接續中,人類生命不斷發展,人類的精神文明也不斷積累和豐富,我們在精神上不斷繼承和創造人類的文明成果。偉大在于創造和貢獻。一個人的偉大,在于創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長久的、不平凡的社會財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生命至上”:當我們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時,我們就會珍視它。我們的生命都是寶貴的,生命價值高于一切。
          “個人與國家、民族結合起來”: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和人類命運結合起來,這樣的一生是值得的。當我們將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體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時,生命便會從平凡中閃耀出偉大。
          “生命韌性/挫折”:生活難免有挫折/生活中的挫折是我們生命成長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及時調整自己,正確對待挫折;面對挫折,發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們可以逐漸培養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
          袁隆平爺爺用自己畢生的精力都用于超級水稻的研究,實現自己的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讓全世界貧苦的人們從此擺脫了饑餓。在生命的接續中,人類的精神文明也在不斷積累和豐富。袁隆平砥礪奮斗、為國奉獻的精神,薪火相傳,激勵我們前進;袁隆平執著追求理想,讓生命更充盈;生活難免有挫折,面對質疑和實驗失敗,袁隆平堅持不懈,提升了生命的韌性;袁隆平一生研究雜交水稻,實現了自我價值,這樣的一生是值得的;偉大在于創造和貢獻,袁隆平為我國和世界的糧食供給做出突出貢獻,讓生命從平凡走向偉大等。
          我們應以袁隆平為榜樣,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執著追求理想,讓生命更充盈;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只有主動關心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7引用:1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